小紅書打卡熱點

深水埗70年舊樓擬活化

来源:香港商报    2024年08月20日    版次:A04

長沙灣青山道291及293號舊樓昨進行強拍,最終由百利保以底價1.2億元投得,成功統一項目業權。

【香港商報訊】記者蘇尚、韓商報道:百利保(617)收購的長沙灣青山道291及293號舊樓昨日進行強拍,最後由百利保以底價1.2億元投得,成功統一項目業權。百利保亦持有毗鄰屬於二級歷史建築的青山道301及303號項目,發展商代表富豪物業代理董事衞振聲表示,集團計劃將兩者合併發展,目前正與政府部門研究保育方案等細節,希望可以保留上述歷史建築部分。

上述舊樓於1955年落成,為一幢樓高5層的商住大廈,地下部分為商舖,並設兩條公用樓梯,鄰近家壹及元州邨等,距離港鐵長沙灣站約8分鐘步程,其地盤面積約2880平方呎,如以地積比率9倍重建發展,最高可建總樓面約25920平方呎。發展商於2021年底就上述項目申請強拍,當時項目現況市值逾1.39億元。

發展商打算合併兩項目發展

百利保亦持有毗鄰屬於二級歷史建築的青山道301及303號項目,該項目為香港一幢單幢式戰前唐樓。

很多建築物是城市地標,盛載着時代記憶。發展商主動願意保留歷史建築難能可貴,因為要翻新一個舊建築物的成本往往比重建一幢新建築物還貴,而且保留舊建築就不能在同一塊土地上興建新建築,阻礙了地方發展,如何在保育與發展之間取得平衡,十分考驗城市規劃部門及發展商的智慧。

事實上,本港在保留歷史建築花了不少心血,有不少成功活化舊樓的例子。如灣仔修頓球場斜對面電車路上和昌大押,建築群由四幢樓房組成,其四個陽台是相連及打通的形式長廊。該樓宇始建於1888年,歷史悠久。其後和昌大押在2008年完成活化工程,改做餐廳酒吧,成為遊客來灣仔的打卡熱點。

藍屋活化成「香港故事館」

同樣是灣仔知名歷史建築的藍屋,位於石水渠街72A ,始建於上世紀20年代,本為「華佗廟」,上世紀五十年代成為黃飛鴻徒弟林世榮侄子林祖的武館,六十年代則是林祖兒子林鎮顯的醫館。其後該處被活化成「香港故事館」,藍屋附近是黃屋、橙屋及綠屋,同樣是具特色的唐樓建築。

還有旺角上海街600至626號,有一排非常具歷史氣息的唐樓,四幢為戰後住宅樓房,十幢為戰前商業樓宇。這裏的唐樓群有13條麻石柱,昔日的浮雕書法依然可見。騎樓底下以前有多種商店,包括米舖、雜貨、中藥、佛像店等。今日這14幢唐樓已被活化成文創空間,也是喜愛古舊建築旅客必到之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