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上現代化河南建設的新征程

版次:A07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01月17日

一年之計在於春,不負春光開好局。1月13日上午,河南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1月14日上午,河南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兩會的召開,是河南省政治、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盛事。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全省廣大幹部群眾對今年的兩會充滿期待。帶着全省人民的殷切期待,來自河南省各地各行業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齊聚省會鄭州,為河南發展大計建言獻策,共襄中原崛起盛舉,共同譜寫出彩河南的華麗篇章。本報特推出兩會聲音,刊發部分代表、委員的專訪,與廣大讀者一起聆聽代表、委員的建議、心聲,和他們一起討論興省戰略、人民關切,共同感知河南人發展的蓬勃激情和中原崛起的豪邁步伐。

王皓萍 郭軍勝 穆一銘 郭延

河南省人大代表杜波:

朝着建設高質量現代化平煤神馬 打造世界一流「材」「能」企業目標闊步前進

河南省省長王凱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全面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推動新一輪國企改革,支持平煤集團、河南能源、鄭煤機等打造一流旗艦勁旅。對此,出席今年河南省兩會的人大代表、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總經理杜波表示,面向未來發展,集團將始終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團結帶領全體幹部職工,朝着建設高質量現代化平煤神馬、打造世界一流「材」「能」企業目標闊步前進,在黨的二十大開局之年為現代化河南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通過聆聽和學習王凱省長代表省政府所作的工作報告,令我深受啟發、深受教育、倍感振奮、備受鼓舞。」杜波說,報告系統總結了過去五年和去年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引領性和開創性成就,分析了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了新一年工作總體要求和主要預期目標,從加快提振市場信心、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建設製造業強省等七個方面,對河南省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做出了系統安排、周密部署。工作報告思路清晰、主題鮮明、重點突出、措施有力,通篇貫穿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總書記視察指導河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與黨的二十大、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一脈相承,與河南省發展實際高度契合;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的高瞻遠矚和深謀遠慮;充分反映了全省上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推進現代化河南建設、貢獻河南力量的共同心愿和強烈期待,是一個分量十足、厚重提氣的好報告,必將激發全省人民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絢麗篇章的堅定決心和昂揚鬥志。

杜波表示,在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的新征程上,作為一名省屬國有企業負責人,深感使命在心、重任在肩,唯有實幹、才能不負眾望。今後工作中,將會組織帶領平煤神馬集團全體幹部員工,把學習貫徹省兩會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與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起來、與服務全省經濟發展大局結合起來、與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切實把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目標任務,轉化為推動集團改革發展的具體行動,以實幹詮釋初心,用實績踐行使命。

要求集團全體幹部員工始終把加強能力作風建設作為企業政治命題、永恆課題,緊緊圍繞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重點任務、重要事項和重大舉措,嚴格執行省委「13710」工作制度,清單化管理、圖表化推進、機制化落實,做到台賬管理、全程跟進、動態督查、逐一銷號,確保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條條落實、件件落地、事事見效。

面向未來發展,集團將始終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牢牢把握「六個堅定」,全面實施「六高一強」,加快實現效率效益高質量、深化改革高質量、創新驅動高質量、產業轉型高質量、綠色發展高質量、風險防控高質量、共建共享高質量,團結帶領全體幹部職工,朝着建設高質量現代化平煤神馬、打造世界一流「材」「能」企業目標闊步前進,在黨的二十大開局之年為現代化河南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河南省政協常委李庚香:

建設現代化河南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出席今年河南省兩會的河南省政協常委,河南省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李庚香表示,對河南來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也是最大的潛力所在。必須充分認識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舉全省全社會之力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李庚香說,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在內的全面振興,是一項艱巨而複雜的系統工程。推進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國將伴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過程。

河南作為全國重要的農業大省、糧食生產核心區,2022年全年糧食總產量1357.87億斤,連續6年超1300億斤,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發揮着重要的「壓艙石」作用。同時,河南又是農業人口大省,目前全省仍有4304萬人生活在農村,佔全省總人口的43.5%。河南省農村發展水平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目標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現在農業現代化水平低,農村基礎設施依然落後,人居環境條件需要進一步改善,教育、醫療衞生、養老、托幼等基本公共服務總體水平還不高,治理體系還不完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仍然艱巨而繁重,等等。

李庚香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的紅旗渠工程。要扛穩保障糧食安全、推動鄉村振興的重大政治責任,聚焦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堅持產城統一發展,全面推進五大振興,努力在農業農村現代化上走在全國前列。

一要打好糧食生產這張王牌。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要順應高品質生活需求和高水平安全保障要求,圍繞糧食這個核心競爭力,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關鍵,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神農種業實驗室、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中原農谷」、農高區建設,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二要樹立大食物觀,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食物供給體系。要跳出「一畝三分地」的單一種植理念,唱好「林草戲」、念好「山海經」、打好「科技牌」,積極發展植物工廠、垂直農場、立體養殖等,在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上探索新路,讓中國人的飯碗盛上更多優質「河南糧」。

三要把鄉村產業振興放在突出位置。「三農」問題的關鍵和根本是產業。產業興旺,鄉親們收入才能穩定。要樹立「大農業」的概念,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林則林。要圍繞「土特產」做文章,立足鄉村特色資源,緊密對接市場需求,加快推進「一縣一業」「一鄉(鎮)一特」「一村一品」建設,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推進農業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三鏈同構」,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讓農業現代化成果更多更好惠及農村農民。

四要推進鄉村建設行動。要堅持城鎮化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城市工作同「三農」工作一起推進,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要堅持以信息化推進農業現代化,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全面提升農業產業質量,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對於縣城、城鎮和鄉村的關係,要堅持系統思維,重視鄉村發展演進的歷史趨勢,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持城鄉一盤棋謀劃、一體化建設,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堅持遵循規律、規劃引領、因地制宜。對於土地資源如何配置,如何盤活「宅基地」,都要深思熟慮。

五要激發農民的內生動力。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和主角。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增強農民參與發展、共享發展、自主發展的能力。要從「行政依附」走向「內生驅動」,實現農業農村工作的「再出發」。這是實現鄉村振興關鍵中的關鍵。

六要抓好鄉村治理。鄉村善治是鄉村振興的基石。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縣域治理「三起來」的要求,堅持黨建引領,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不斷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和水平,構建和諧有序、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

七要全面落實黨的富民政策。要實現農民更富,就要以新思路、新舉措不斷拓寬農民致富渠道。要圍繞農民持續增收做文章,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健全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完善農企利益聯結機制;以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為抓手,促進農民就業創業、增能增收。尤其要注意的是,如何防止剛脫貧的農民因疫、因病「返貧」,這是一個大問題,要下大力氣持續跟進,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走好河南鄉村振興之路,講好河南鄉村振興故事,展示好河南鄉村振興的生動答卷,無論對於現代化河南建設,還是對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具有典型性、樣本性的價值和意義。

河南省人大代表李明霖:

走好科技創新這個「華山一條路」

1月14日上午,河南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省長王凱作政府工作報告。河南省人大代表、孟州市市長李明霖表示這是一篇高舉旗幟、緊跟核心、提振信心、凝聚人心的好報告,報告中對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高度重視和突出擺位。孟州就堅持走好科技創新這個「華山一條路」,全年謀劃實施不少於40個工業技改升級項目;大力支持企業申報省產業研究院和中試基地,培育國家級高企和省、市級創新載體平台。確保規上企業研發全覆蓋率超過80%。

「孟州總面積541.6平方公里,人口40萬,是中國工業百強縣、中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縣、國家衛生縣城、全省首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市。孟州是韓愈故里,『踔厲奮發』一詞就是出自韓愈的文章。」

李明霖介紹,孟州市在貫徹落實省、市系列政策措施的基礎上,又出台了31條舉措,減稅降費1.6億。同時,開展了多種多樣的促銷費活動,對經濟企穩回升發揮了重要作用。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全面推進重大項目建設,『三個一批』項目完成年度投資2.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這讓我想到,焦作2022年共謀劃實施260個項目作為『十大戰略』的支撐。其中,孟州市實施了30個項目,包括金玉米科技產業園、巨力索具等重大項目,總投資187億元。實『三個一批』項目52個,省市重點項目30個,項目建設獲『全年紅』。」

孟州市在「添翼計劃」的帶領下,走在了焦作前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省創新龍頭企業等不斷湧現。孟州皓澤電子公司IPO在深交所已經過會,即將在A股上市。我們團的林聰代表就是這個企業的董事長。這家企業生產手機攝像頭驅動馬達,產銷量全國第一。

一是始終不移堅持「項目為王」。沒有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就無從談起。2023年,孟州緊緊抓住政策機遇和導向,已經謀劃儲備百億元以上項目1個,50億元以上項目2個,20億元以上項目3個,億元以上項目200個。「三個一批」項目中工業項目佔比不低於70%,實施省、市重點項目不少於10個、30個,爭取政策資金不低於8億元,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

二是建強工業產業體系。圍繞焦作市培育「356」特色產業集群,重點做好裝備製造、生物化工、皮革製造三個主導產業延鏈、補鏈、強鏈。裝備製造業突出高端、專精方向,實施好(總投資50億元的)中原內配氫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產業園、巨力索具產業園項目;生物化工突出集群、鏈式發展,實施好金玉米產業園二期、維生素B12項目;皮毛加工突出綠色、環保發展,實施好(總投資100億元的)隆豐綠色皮革高端製造綜合產業園項目,逐步引導企業向產業鏈高端攀升,向價值鏈「微笑曲線」兩端延伸。

三是培育市場主體。緊跟焦作市「2122」企業培育工程、「添翼計劃·2023」的步伐,扎實深化梯次培育,新增入庫納統「四上」企業50家以上。努力「育頭雁、促上市、強品牌」。①「育頭雁」就是做強「鏈主」企業、打造「單打冠軍」。②「促上市」就是爭取皓澤電子成功上市、飛孟金剛石提交上市申請、隆豐皮草正式備案。③「強品牌」就是新打造鋼活塞、牛皮革、核黃素等國際馳名的拳頭產品,從孟州規模走向孟州品牌,從孟州質量走向孟州標準。同時,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繼續保持全省第一方陣的位次。

四是走好科技創新這個「華山一條路」。全年謀劃實施不少於40個工業技改升級項目;大力支持企業申報省產業研究院和中試基地,培育國家級高企和省、市級創新載體平台。確保規上企業研發全覆蓋率超過80%。

五是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孟州將繼續落實好市黨代會提出的「在共同富裕中走前列」的目標,在就業、教育、醫療、養老、文化等方面,用扎扎實實的努力換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是堅決守住底線。強化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對安全生產、信訪穩定、生態環保等保底工作,既要擔非常之責、用非常之力、出非常之招,也要得法、得當、得力、得人心。

今後,孟州市將繼續全力以赴穩增長、促創新、惠民生、守底線,奮力推進經濟發展提速、科技創新提質、民生服務提效,努力以孟州一域,為保障全省、全市經濟發展和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做貢獻。

河南省人大代表史展翔:

建議擴大體育企業融資渠道 鼓勵更多社會資本進入體育領域

出席今年河南省兩會的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體育發展中心主任史展翔建議,各地政府要高度重視和支持體育產業發展。在後疫情時代,加大政策扶持,擴大體育企業融資渠道,鼓勵更多社會資本進入體育領域,減少行政干預和行政審批,提升體育企業活力和創新能力,進一步促進體育產業發展。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體育產業發展迅速。體育產業不僅成為綠色低碳產業的代表,而且已成為新興的朝陽產業。」史展翔介紹,近年來,河南省相繼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河南省促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等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以健身休閒和競賽表演為龍頭、體育製造和體育服務業融合發展的體育產業體系。武術、航空產業已成為特色優勢產業,街舞、瑜伽、戶外運動等新興運動項目發展迅速,體育培訓業增長潛力巨大,體育與文化、旅遊、健康、教育等相關行業融合發展不斷深入。2021年全省體育產業總規模(總產出)1448.79億元,增加值574.96億元,全省體育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史展翔表示,目前,河南省體育產業發展仍不均衡,體育企業和項目多集中在鄭州、洛陽、南陽、新鄉等市,大部分地區規模不大、基礎薄弱。市場主體活力不足,缺少具有較強競爭能力的龍頭企業。受新冠疫情影響,體育競賽表演、體育培訓行業受到衝擊。體育消費潛力沒有充分釋放,體育產業距離成為河南支柱性產業還有一定差距。

為進一步促進體育產業發展,史展翔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各地政府要高度重視和支持體育產業發展。在後疫情時代,加大對體育競賽表演業、體育培訓業、體育健身休閒業等的政策扶持,擴大體育企業融資渠道。結合本地產業集聚區、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等現有產業基礎,培育特色產業,拓展產業鏈條。深化「放管服」改革,鼓勵更多社會資本進入體育領域,減少行政干預和行政審批,提升體育企業活力和創新能力。

二是完善體育產業政策體系,強化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研究形成推動體育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河南省體育產業企業發展,培育本土具有較強影響力、帶動力的龍頭體育企業,鼓勵中小體育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體育企業連鎖發展。

三是在後疫情時代,逐步恢復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活動,鼓勵各地組織高品質、高效益、輻射力強的體育賽事。支持公共體育場館延長開放時間,落實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政策。持續發放體育健身消費券,進一步提高使用效益,激發群眾體育消費熱情,擴大體育消費人口基數。

四是利用河南省山水和人文資源,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武術、航空運動、戶外運動等特色產業,促進體育與健康、教育、文化、旅遊、養老等融合發展。

河南省政協委員王延哲:

建議引進「第二屆全球華人根親文化評選」

助推河南實現全球華人尋根拜祖聖地目標

「建議充分利用將在洛陽市舉行的『世界客屬第33屆懇親大會』,引進由海內外華人、客家人社團共同參與舉辦的『全球華人根親文化評選活動』,借全球華人、客家人的力量,『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助推河南實現全球華人尋根拜祖聖地的目標。」1月15日,在河南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舉行期間,河南省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阿里巴巴(河南)有限公司總經理、河南省政協委員王延哲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說。

2020年5月,在「全省文化旅遊大會」上,河南省政府提出了2025年將河南打造成為「全球華人尋根拜祖聖地」的目標,之後省政府發布了《關於建設文化旅遊強省的意見》予以指導。

王延哲認為,「全球華人尋根拜祖聖地」的認定,應該由全球華人來認同才具備權威性。為助推河南實現這一目標,建議在舉辦「首屆全球華人根親文化評選活動」的基礎上,再次聯合海內外華人、客家社團以及海內外華文媒體,舉行「第二屆全球華人根親文化評選」活動,集全球華人的力量,評選出包括河南省在內的「全球華人最歡迎的根親文化聖地、盛事」,以提升河南作為「全球華人尋根拜祖聖地」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近日,我們走訪了曾擔任首屆全球華人根親文化評選活動組委會執行主任的全球華人尋根拜祖聯合會副會長司馬眾志。他介紹說,聯合會已經在籌備『第二屆全球華人根親文化盛事評選活動』,並將在今年江西贛州舉辦的『世界客屬第32屆懇親大會』上,提出『舉行第二屆全球華人根親文化評選活動的提案』,努力獲取大會主席團的批准和全球華人、客家人的支持和參與。」王延哲介紹說,司馬眾志表示如果能得到河南省和洛陽市領導的支持,他們可以利用海內外客家人、華僑華人出席洛陽市舉辦世界客屬第33屆懇親大會之際,組織華人、客家人參與評選活動,為河南省實現全球華人尋根拜祖聖地目標創造條件。

「我們認為,聯合全球愛國華人、客家人社團,籌備舉行『第二屆全球華人根親文化評選』活動,集全球華人的力量,評選出包括河南省在內的『全球華人最嚮往的根親文化聖地』,對於提升河南作為全球華人尋根拜祖聖地的權威性和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也是貫徹落實河南省『十大戰略』之『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化品牌的有效載體。」

河南省政協委員吳會停:

建議以智能製造促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省處於科技創新的黃金時期,智能製造行業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發展新機遇。但另一方面,我省製造業行業差異性較大,技術路徑不同,先進工業軟件普及度較低,相對於江浙滬發達地區,還具有一些短板。」出席今年河南省兩會的河南省政協委員、民建平頂山市委會專職副主委吳會停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建議河南以智能製造促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吳會停認為,目前河南智能製造的產業生態環境不樂觀,產業政策的協同性較低,智能製造的政策依賴性較強,自主發展共識性較弱,先進技術尤其是工業軟件的推廣普及性較差。

「大多數企業研發投入較少,成果轉化與應用門檻較高、基礎科技支撐薄弱、智能製造核心技術受制於他人,在技術鏈中還處於低端位置。還有一些企業以智能化管理軟件來充當智能製造項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智能製造的泡沫和虛假繁榮,暴露了企業生產性內生動力不足的軟肋。此外,我省的製造業人才,包括智能製造研發人才和智能製造一線技術工人都相對匱乏。」

吳會停建議以智能製造促進河南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一是圍繞核心產業重點推進。順應智能製造產業發展規律,擠出概念炒作和虛假繁榮的泡沫與水分。實施差異化政策,分類推進河南產業數碼化發展。針對裝備製造、精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農產品加工等重點產業鏈推進智能製造,確定先進技術路徑和最優生產規模。促進大中小企業的技術互動,鼓勵小微企業的模仿式技術創新和工藝改進。圍繞關鍵技術與核心工業軟件,由政府部門或鏈主企業組織科研招標與聯合攻關,探索由政府購買專利予以普惠性推廣使用的辦法。

二是以金融創新支撐智能製造。鼓勵龍頭企業利用智能製造技術改造的契機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利用工業大數據平台開展企業之間的「商業保理」業務,利用應收賬款在產業鏈中進行融資,強化上下游大中小企業的技改聯動。以科技金融的方式,推動知識產權融入多元化金融工具。

三是釋放人力資源的創新潛能。以「不惟我有但為我用」的理念,構建「共享人才」群體,加快引進智能製造專業的兼職人才和共享人才。加快職稱評定政策改革,鼓勵企業按照自身標準引進和評價人才。以「英雄不問出處」的理念,放大鄭州的「十萬碼農」的人才紅利,為全省智能製造的工業軟件研發提供技術服務。各地市設置「智能工匠」榮譽崗位,弘揚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

四是將「政策補貼」轉向「企業競爭獎補」。鼓勵企業通過技術優勢獲得市場優勢,通過「放管服」行政改革繼續圍繞新興產業放寬各種限制,減少壟斷與行業管制,降低准入門檻。按照企業銷售額進行獎補,將「事前」補貼移向「事後」,加快智能製造企業的技術優勢轉換為市場優勢,促進技術模仿與外溢。

五是以產業開放促進智能製造。制訂河南外商投資鼓勵政策,加快引進智能製造先進技術。為智能製造產業「走出去」和「引進來」提供國際檢測、國際標準、國際認證服務。對標國際先進製造業品牌和標準,以「同線同質同標」開展國際標準化、檢測檢驗和質量管理服務。強化知識產權的國際合作,圍繞數字貿易的涉外商事法律培訓、原產地證書認證、知識產權海外維權,推動河南與東盟之間的知識產權貿易與產業聯繫;利用數字貿易規制和跨境工業互聯網,推動河南智能製造產業鏈在東盟的重構重組。

河南省政協委員李艷玲:

提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市場發展信心

「從最近一個月走訪調研情況看,小微企業數量眾多,佔規上工業企業數量的近九成,但抵抗風險能力偏弱,受疫情衝擊的程度大於大中型企業,疫後恢復速度也不如大中型企業。」出席今年河南省兩會的河南省政協委員、河南新雅琪律師事務所主任李艷玲建議提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市場發展信心。

「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是我省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支撐經濟總量攀升,推動財稅收入增長等方面發揮着重要支撐作用。」李艷玲介紹,2022年11月底,河南市場主體達1024.5萬戶,居全國第四位,其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佔到河南市場主體總量的70%以上,帶動近3000萬人就業。

「2022年1-11月全省規上小微型工業企業增加值僅增長2.8%,低於大中型工業企業增速3.5個百分點;微型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僅1.24%,低於大型企業3.15個百分點。」

李艷玲認為,由於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普遍存在規模小、自有資金不足、整體實力差等問題,近三年疫情下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面臨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雖然政府方面給了最大力度的減稅、融資等優惠政策,但一部分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面臨很大困難,從而出現重振市場發展信心不足的問題。

為此,李艷玲建議,一方面,建立健全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黨建工作機制,積極探索黨建引領作用增強信心。抓好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創新選拔培養機制,加強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進一步提高頭雁的能力素養,使其能夠更好地影響帶動周邊經營戶和廣大職工、群眾,形成頭雁高飛、群雁齊飛良好態勢。持續抓好黨員隊伍建設,加大發展黨員力度,積極培育和發展符合條件的優秀出資人入黨,持續深化黨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活動,讓黨員經營戶出彩引領,從而增強提振市場發展信心。

另一方面,建議一把手與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代表座談,重振市場發展信心。過去三年,由於新冠疫情和國外環境複雜變化,給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儘管從中央到地方,這三年裏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紓困的舉措,但信心的重拾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信心比黃金還重要」,「一把手」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備受關注,建議各地「一把手」深入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調研,與代表們進行座談,了解發展當中遇到的難題,給他們打氣加油,千方百計給他們重振發展的信心。

同時,多樹立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榜樣,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積極推廣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成功的典型案例,雖然當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進展中存在各種困難與挑戰,但在一片叫苦聲中,仍不乏這樣一批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它們堅持創新創優,樂觀化解不利因素,在本行業做穩做實,進而做精做優,取得了良好的進展業績。可以將他們樹立榜樣予以表揚,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激勵全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更好的發展。

河南省政協委員黃允:

從無障礙環境建設視角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出席今年河南省兩會的河南省政協委員、河南中砥律師事務所主任黃允建議:從無障礙環境建設視角,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建設宜居城市。

黃允介紹,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群眾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基礎設施尤其是公共交通參與人的出行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但伴隨着中國「老齡化」社會的提前到來(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現有60歲以上老人近6億人),對城市「無障礙環境」建設的要求將更高、更具體。

目前,城市公共基礎設施中交通出行設施的現狀存在:應設而未設、雖設但落後、布局分布不科學、維養不到位、部分設施被破壞無法使用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降低了城市運行效率,降低了公共交通出行人的體驗,甚至對殘障人士、老年人、婦女兒童的出行安全構成嚴重影響。這些問題都需要認真對待、妥善解決。因為,一個社會對待弱者的態度是這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

「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城市建設投入的規模。雖然我國現在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但為數眾多的基礎設施屬於老舊設施,對這些老舊設施進行改造升級需要大規模的資金投入,資金投入的規模是城市公共交通通行條件的基礎和保證。在這個過程中既要加大投入又不能搞重複建設,真正做到『好鋼用在刃上』。」黃允表示,造成城市基礎設施尤其是公共交通出行設施落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城市運行和設計理念決定了公共交通出行措施的設計和建造及布局水平。城市運行和設計理念的提升也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需要不斷地向世界先進全方位學習,並大大提高前瞻性。城市建設不是拍腦袋決策,要杜絕完全追求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而置科學論證、科學決策、科學實施予不顧的情況。

另外,職能部門的履職盡責程度決定了後期管養維護的狀態。城市公共交通出行設施的建設、運行、管養是需要住建、交通、警方、城市執法等多部門共同盡責的一件事,只有多部門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才能保障和提升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的使用和出行體驗。在管理過程中要避免集體負責但最終無人負責或者無部門負責的情況出現。

黃允表示,立法層面統一性法律規定的缺失造成了職權不分、責權不清。在2022年10月以前,中國長期缺少《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立法,2022年國家啟動《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立法工作,並面向社會徵集意見,立法一旦完成,在無障礙環境建設方面將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接下來就是如何貫徹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問題。現代社會治理必須建立在依法而為的前提下,法律也將是最後的權利保障屏障。

鑒於《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在不久的將來即將出台,黃允建議由省住建廳、交通廳、公安廳牽頭對全省範圍內城市基礎設施中分屬公共交通出行部分中應發揮無障礙出行功能的設施設備進行大排查,檢查安全性、耐用性、進行必要的升級改造,各自認領自己部門的管理範圍和對應的設施設備,並由城市管理執法部門和公安機關各司其職嚴格執法保障無障礙出行條件不受阻、能發揮作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建設宜居城市。

河南省政協委員王曉輝:

增強居民文明素養 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居民素質是城市文明的靈魂,在文明城市建設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歸根結底反映在人的行為上,決定於人的素質。出席今年河南省兩會的的河南省政協委員、鄭州市房地產市場和產權交易管理中心辦公室主任王曉輝建議,增強居民文明素養,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隨着城市化建設的推進,城市面貌明顯改觀,社會風氣煥然一新,居民享受着城市建設所帶來的舒適、優美的自然環境,方便快捷的交通出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幸福指數日漸攀升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如居民社會公德意識淡薄,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亂停車輛、踐踏綠地、損壞公共設施等不文明現象時有發生,一些城郊結合部髒亂現象較為突出,亂貼亂畫的城市「牛皮癬」現象仍存在較多等。「所有這些現象折射出的其實是同一個問題——部分居民綜合素質不高。」王曉輝如是說。

王曉輝建議,一是加強思想教育,提高居民文明意識。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教育先行,把「建文明城」與「育文明人」緊密結合起來,通過教育引導,提高居民素質。要制定和完善文明居民公約,並讓每個居民熟知,遵照執行。從中小學生抓起,在各中小學開設文明居民課程,加強對中小學生如何做一個文明居民的教育,着力提高中小學生的文明素質。

同時,充分依靠民間與社會力量提高居民素質,有意識地培育社區文化,從而熏陶和約束居民的生活習慣、行為規範。努力扶植社區教育,利用社區資源,彌補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不足。發揮電視、報刊等傳統新聞媒體的主渠道作用,圍繞提高居民素質開展主題宣傳,使其成為弘揚主旋律的平台。

二是完善公共設施,提供物質基礎保障。由於一些公共設施的數量還不能滿足群眾的需求,使馬路停車、乘車無秩序等不文明現象依然存在。這其中既有居民文明素質方面的因素,也有公共設施不完備的因素。因此,應該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增加經費投入,加快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速度。使公共交通車輛的數量得到增加且公交線路得到合理的設計,減少居民自駕出行的頻率,規範設置非機動車道和停車位。完善圖書館、博物館等公益設施,為提高居民文明素質提供物質基礎保障。

三是創造良好環境,提供社會條件保障。深入扎實抓好環境衞生、交通秩序、市場秩序、治安秩序和不文明行為的大整治行動,大力整治佔道經營、車輛亂停、垃圾亂扔、闖紅燈、逆行等現象,通過加大對不文明行為的管理力度,提高不文明行為的成本,引導居民自覺摒棄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隨地便溺等不文明行為。

四是建立健全機制,貫徹落實保障。各職能部門要充分發揮各自的工作職責,積極調動各方力量,建立健全各種貫徹落實的機制,網絡、媒體等輿論監督部門要充分發揮監督職能,形成合力,共同將提高居民文明素質的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河南省政協委員何紅藝:

保障性租賃住房監管應注重「搭平台 降門檻 簡程序」

出席今年河南省兩會的河南省政協委員、北京觀韜中茂(鄭州)律師事務所主任、河南省律師協會常務理事何紅藝建議,搭建統一保障性租賃住房平台、降低保障性租賃住房門檻、簡化程序。

何紅藝介紹,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精神,截至2022年10月底,河南省已開工(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7.98萬套,完成年度計劃的91.7%,其中鄭州開工(籌集)5.23萬套、完成率達100%,南陽開工(籌集)11309套、完成率達95.77%。2022年鄭州市委、鄭州市政府下達了「十四五」期間完成通過盤活通過盤活20萬套(間)、新建20萬套(間),高質量完成40萬套(間)人才公寓的目標任務,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使用以及運營問題日益重要。

何紅藝表示,保障性租賃住房目前存在一些問題,缺少統一平台,信息不透明。不利於政府及時掌握保障性住房房源總量及配租情況,需通過逐級上報、層層匯總的方式掌握房源情況,工作效率及信息準確率較低;不利於承租人了解出租房源信息,無法高效、便捷地申請、租賃保障性住房。

運營主體較多,監管難度大。以鄭州市為例,由於市、區兩級運營主體數量較多,造成政策落地不到位、工作標準和工作成果不等,不利於住房保障部門對行業的指導與監管,無法有效落實保障性住房「一盤棋」的管理模式。

無法實時選房,房屋利用率低。目前公租房和人才公寓採用集中申請、集中選房的方式進行配租,且地住房保障部門在實施配租工作積極性不高,一年僅組織1-2次配租,一旦錯過配租期,符合條件的個人無法再提出申請,造成部分房屋空置,大量符合資格的申請人輪候的現象。

申請條件高,滿足人群少。真正對租住人才公寓有迫切需求的是新來就業、創業的青年人才,亟需「先安居,後樂業」,但此類人群因戶口未轉、社保未辦等原因,不符合申請條件。

因此,何紅藝建議:

一、統一系統平台。建議各地市統一搭建保障性住房租賃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各地市公租房、人才公寓和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信息化管理。由各產權單位將所有房源統一錄入信息平台,接受市住房保障部門的監管,可將承租主體分為單位主體和個人主體,單位主體由單位或行業負責審核准入條件,對於個人主體可通過線上申請。

二、統一運營主體。建議由各地市指定統一平台公司作為保障性住房統一運營主體,對人才公寓(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共租賃住房進行統一運營管理,各地市平台公司可通過市場化方式委託或選聘專業機構參與運營管理。

三、優化配租方式。建議取消集中配租,實現「隨到隨選隨租」,對於單位主體和個人主體均可線上提交租房申請,由信息系統對申請人進行自動資格審核,信息系統將選房成功信息推送運營單位後,由運營單位與申請人完成線上簽約,並提供後期租住服務。

四、放寬申請條件。為進一步擴大人才公寓服務的群體,建議將人才公寓申請條件放寬至大專及以上學歷或已取得職稱證、技工證等證書的人才群體,只要無房即可申請,不再對戶籍、繳納社保進行限制。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