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仍未走向大眾

版次:A06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12月10日

熱愛漢服的趙允慈身穿魏晉南北朝古裝,配以扇子,更添優雅氣質。(馮瀚文攝)

要打造完整漢服造型,步搖、簪子等頭飾不能缺少。(崔俊良攝)

內地國潮風氣越來越盛,漢服愛好者不斷增加,尤其多年輕人。「國風雅集」社員、剛升讀大學的趙允慈也是其中一人。她最初被漢服的古典美吸引,並慢慢愛上古裝背後盛載的文化與歷史。就連允慈的父母亦受到影響,認為女兒穿漢服比穿着日常服更具女性韻味,甚至有「吾家有女初長成」的感覺。

中線代表公平正直 然而,並非每一位漢服愛好者都得到家人的支持。「國風雅集」社員盧基新的媽媽就不同意他參加漢服團體活動:「媽媽希望我專注學業,可幸得到姐姐支持,她認為古裝大方得體,而且弟弟也會與我一起參加漢服活動。」正在修讀設計課程的他表示,雖然父母不贊同自己穿漢服上街,但參加活動是希望深入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他並會思考如何將中華傳統、漢服元素融入自己的設計之中,他特別喜歡傳統圖騰與文房用具的圖案。「漢服造功講究,衣服有一條中縫線,具有剛正、公平、正直之意,亦是漢服傳遞的一種精神。」 正職從事審計工作的趙妍書,2016年開始喜歡漢服,「媽媽最初並不支持我,覺得應該將心思放在工作上。」妍書沒有因為母親反對而放棄研究漢服,並在工作與愛好之間尋找到平衡。她利用空餘時間「考古」,翻看不同朝代的漢服資料,搜羅合適的布料,尋找裁縫訂製漢服,又或親手製作頭飾,復原古畫、文物上的服飾,並在演出時穿着。她在去年和今年均參與了「國風雅集」主辦的「禮衣華夏漢服模特大賽」香港分區賽活動,並在今年取得亞軍,將前往內地參與華南賽區決賽。她坦言隨着參加活動的次數多了,家人理解到她對漢服的喜愛並不是三分鐘熱度,媽媽亦已慢慢接受了她的這一種興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