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史讀本》回顧香港社會發展與變遷

版次:A05来源:香港商报    2024年07月27日

《香港史讀本》由嶺南大學劉智鵬和劉蜀永兩位教授合著。

近日,嶺南大學劉智鵬和劉蜀永兩位教授的新作《香港史讀本》由香港中華書局出版。全書分為上下編共八章,上編以「香港的社會變遷」為主題,按英佔以前、開埠初期、二十世紀前期、戰後時期、香港回歸五個時期,概述了香港自遠古以來的歷史變遷;下編以「香港社會的發展特點」為主題,敘述了香港作為移民城市及其溝通世界和祖國內地的三大特點。此作立足大一統的愛國歷史觀、以通史性敘述為底色、兼顧學術性與普及性,是值得向香港與內地讀者推介的香港史作品。

1、傳與承:對香港通史研究體系的創造性傳承 劉智鵬和劉蜀永兩位教授長期耕耘在香港史研究領域,《香》書反映出作者對既有香港通史脈絡的創造性傳承。首先是立足愛國統一的歷史觀,剖析了鴉片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香港回歸等重要歷史事件對香港的深刻影響,從時空軸線上顯示香港始終是中國領土主權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是充分發揚文獻證史的優良傳統,在關鍵論述處通過關鍵文獻讓歷史細節不證自明,如引用英方文獻證明其二戰期間無心且無力守衛香港。對於鼓吹英軍為保衛香港而戰的說法而言,可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2、破與立:對關係史研究模式的超越性探索 中外學界以往常用「關係史」模式來概述香港與內地互相依存、不可分割這一重要特徵,但是,此法在學術上難免有套用國際關係史研究方法之嫌,在文意表達上也容易產生先將香港與內地割裂而後再「求同」的思維誤導。在這方面,書中通過分析「人、事、物」三大要素,從而突出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重大優勢的成因及影響。書中提出,「港人參與國家改革開放,使香港與祖國內地的優勢互補關係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促進了香港與內地經濟的共同繁榮」。既認可香港對祖國內地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建設的重要貢獻,也強調祖國內地對香港經濟騰飛和持續繁榮提供的重大歷史機遇。 3、匯與流:學術研究與普及推廣的融會貫通 兩位劉教授利用自己豐厚的香港史研究底蘊,與幾個愛國團體一起創辦了香港第一間抗戰紀念館——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樹立了劉春祥抗日英雄群體紀念碑,產生巨大的社會反響。其實,編撰普及性的香港史讀本也有「立碑」的效應。建立此「碑」是為了弘揚正確歷史觀、發揚學界史德、駁斥誤人史謬,引導香港與內地民眾齊心守護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如書中所言,「了解這段時間(鴉片戰爭至香港回歸)的香港,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香港的今天,思考香港的未來」。期待香港與內地學者緊密合作,致力於深化香港史的學術探索與普及推廣。通過精心打造高品質學術作品和普及讀物,共同努力強化中華民族的共同體意識,為國家的發展和香港的持續繁榮與穩定,奠定堅實的思想文化基礎。 作者:暨南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吳青教授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