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轉帳自由還是錢包被盜
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4月13日 版次:A01
電騙受害人劉先生顯示其受騙的WhatsApp截屏信息。
今時今日金融科技非常便捷,在手機上簡單操作一下,就可以輕鬆將銀行帳戶的錢轉來轉去,在理財繳費方面十分方便,但同時有利亦有弊,尤其近年電話騙案千變萬化有增無減,手機保安不可不識。香港商報記者 韓商
真實電騙個案 好心幫人中招
如今智能手機已是我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僅是通訊工具,更是電子錢包、數據儲存中心和個人助理,涉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以下是一宗真實電騙個案,港人劉先生2024年5月在英國倫敦旅遊期間,在當地認識一位台灣女子明姑娘,彼此頗為投契,雙方一直用通訊軟件WhatsApp保持聯絡。
到2025年1月4日12時14分,劉先生突然收到明姑娘的WhatsApp信息,說要找他幫忙,明姑娘表示自己在台灣,想將一些美元匯給劉先生,然後再請他將港幣存入明姑娘指定的香港銀行戶口,並表示事情十分要緊,由於劉先生與明姑娘相熟,故不虞有詐。
短短一個多小時候後,即13時49分,明姑娘在WhatsApp傳了2張截圖,顯示由一個美元儲蓄戶口已向劉先生的滙豐銀行戶口轉帳了2060美元,劉先生看到截圖便信以為真。當天14時13分,劉先生便將16000港元轉帳至明姑娘指定的滙豐銀行帳戶,帳戶人QIU ZENAN,然後將入帳收據相片用WhatsApp轉給明姑娘。隨即明姑娘又要求劉先生再轉帳48000港元去同一個戶口,同時她又再傳來兩張截圖顯示已轉了6300美元到劉先生的戶口。
但由於今次金額較大引起劉先生懷疑,於是他致電滙豐銀行查詢明姑娘向其轉帳美元事宜,但滙豐銀行職員明確表示,其戶口並沒有收到過上述美元轉帳,建議劉先生報警。
來港讀書內地學生最易受騙
據悉,此案(MKRN 25000775)仍在調查中,在截稿前仍未有新進展。劉先生坦言,平時亦有留意電騙個案,沒想到好心想幫人,一時不小心就墜入騙局,今次他願意分享自己的個案,志在提醒他人,切勿犯同樣錯誤。
至於騙徙是否真是明姑娘?可能又未必。由於劉先生同明姑娘相熟,其後雙方曾對質,明姑娘否認騙錢之事,她手機WhatsApp並無顯示當天與劉先生任何通話記錄,劉先生相信她是無辜。
據電腦保安專家估計,最大可能是明姑娘的手機被騙徒駭入(或只是駭入其WhatsApp帳戶),在事發當天,短時間內假冒明姑娘身份去騙人。可見沒做好手機保安,不但自己受害,更可能連累親朋戚友也被騙。類似的電騙個案調查困難程度可想而知,而劉先生被騙走的金錢,可能已電匯至緬甸某個KK園。
上述劉先生被騙的金額尚算較少,事實上近年來眾多假冒身份騙財的個案,不少損失金額相當驚人。例如,一間西班牙機器公司的CEO公幹時,財務總監收到CEO的電郵指示公司有收購行動,要求將1100萬歐元,即港幣約1億元匯到香港一家公司的銀行帳戶,財務總監遂按指示分9次進行匯款,直到CEO公幹回來,兩人傾談時才發現受騙,據悉,此案已由代表律師在港報案。
據香港警方統計,2024年本港錄得44480宗詐騙案,按年增加了11.7%,佔整體罪案46.9%,當中六成是網上騙案。又以來港讀書的內地學生最容易受騙,涉及騙案的款項逾2.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