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70個國家 外商客流同比翻倍

華強北打造「買全球賣全球」國際資源鏈接樞紐

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8月30日    版次:A04

華強北街道俯瞰

置身中國電子第一街——深圳華強北,絡繹不絕的國內外商客流連忘返於各個電子市場「買買買」,身穿紅馬甲的外國志願服務者漫步街頭以不同語言引導服務外國友人,一輛輛裝滿科技產品的平板車、麵包車正在通過各種物流網絡向全球各地發貨……數據顯示,華強北電子產品出口覆蓋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交易額突破4000億元;日均海外客商流量超7000人次,超過170個國家及地區的客商在這裏採購或是扎根創業。

買全球賣全球,展現出華強北布局全球的氣魄和實力。開放包容合作共贏,更是華強北融入世界的格局與胸懷。在科技競技角逐風起雲湧的當今時代,華強北,已成為深圳奇跡之城、創新之城、未來之城最生動的時代註腳。

創下4個「全國第一」

年交易額突破4000億元

漫步華強北大街小巷,面對匆匆而過的客流、車流,每一位到華強北的商客內心都應會激蕩、思考,如何才能抓住這裏的商機?

華強北電子產品出口已覆蓋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交易額突破4000億元。今年以來,商圈日均客流穩定在70萬人次以上,同比增長20%。街區來自全球177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客流日均超過7000人次,較去年翻倍。

經過深圳福田區及華強北街道近年來持續推進轉型升級,華強北現有專業市場35家,總經營面積超過43萬平方米,商戶數超4萬戶,從業人員約8萬人。其中經營面積2000平方米以上的電子類專業市場22家。銷售元器件種類超100萬種,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元器件集散地,創下了電子商戶數量、營業面積、產品種類、年銷售額等4個「全國第一」。

今年1-5月,轄區總營收約2000億元,同比提升30%。產業結構呈現「一超多強」,構建以電子交易製造產業為核心,美妝交易、金融服務、物流業、商務服務、建築裝飾、餐飲業、文體娛樂、酒店業和醫美健康產業協同發展的「1+9」產業集群體系。

「三圈融合」生態加速形成

打造新質生產力策源第一街

因勢而謀,乘勢而上。華強北緊緊把握發展機遇,打造全國新質生產力策源第一街。過去,華強北憑借其產業集聚、快速迭代、創業生態、市場結合和國際化等優勢,成為深圳乃至中國創新的重要槓杆,孕育出騰訊、大疆等科技巨頭。步入數智時代,為進一步放大華強北的創新槓杆效應,有力撬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將持續從三個維度發力,全力把華強北打造成新質生產力策源一條街。

在空間維度上,華強北「一公里電子信息全產業鏈生態圈」是濃縮全球電子產業鏈的「超級磁場」。在這裏,從一顆芯片的設計研發,到一塊電路板的貼片生產,再到一部智能終端的組裝測試,所有環節都能在一公里範圍內高效完成,幫助企業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將創意轉化為現實。

在時間維度上,華強北的「一星期全流程高速製造圈」定義全球創新速度。第一天,方案設計團隊完成產品原型並打樣;第二天,華強北「前店後廠」開啟小批量試產;一周內,產品在華強北步行街全球首發,線下在華強北檔口售賣的同時,華強北跨境電商團隊依託國際物流網絡樞紐出海發往世界各地。

在生產要素層面,華強北已構建「一站式生產性服務業高效協同圈」,土地、人才、技術、資本、政策等生產要素在這裏深度融合。「要素無邊界流動、資源無障礙配置」的協同生態,讓華強北成為創新企業的「濕地」,不僅孕育出騰訊、大疆等世界級企業,也有無數中小微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生長。截至目前,有超過11萬家商事主體在華強北深耕。

開放包容協作共生

打造「灣區紅樹林式創新生態」

紅樹林生態,具有開放、包容、協作、韌性、共生的蓬勃意象。華強北打造「灣區紅樹林式創新生態」正是基於40餘年產業積澱提出的獨特發展模式。

科研創新資源招引。打造「河套科研+華強北落地」「華強北+國際科研組織」「前街後校」等模式,提升華強北科研創新能力,已落戶深圳大學實驗室、馬昕院士實驗室、錢學森教育工作委員會等4家科研機構。

智能化改造。運用產業互聯網思維,將分布在各個空間的產業鏈、價值鏈進行重塑,提高協同效率,降低運營成本。與中電、嘉立創、1688合作,再造一個線上華強北。

打造孵化器集群。探索「超前孵化和深度孵化」模式,規劃建設10家未來產業孵化器、10家新興產業孵化器、30家「黨建+創客」孵化器。

補齊科技金融短板。圍繞產業鏈和創新鏈布局科技金融,建立覆蓋天使投資、風險投資、股權投資、併購投資等完整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打造科技金融最活躍的國際風投創投商圈。

打造國際化標杆商圈

華強北跨境貿易額突破900億元

打造全國數智時代創新型國際化標杆商圈。作為深圳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華強北的國際化氛圍日益濃厚,轄區已集聚國際酒店53家、國際餐飲41家、離境退稅商鋪35家,建成全國首個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三化融合「一站兩中心」(福田區法學會涉外法律服務站、福田區華強北涉外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華強北街道涉外綜合服務中心),國際交流頻繁、文化多元。上半年,華強北跨境貿易額突破900億元。

打造全國數智產品選品中心矩陣。建成賽格無人機全產業鏈基地、曼哈無人機選品中心、低空經濟展廳、智方舟人工智能專業樓宇等選品中心7個,集聚無人機企業530家、機械人及上下游企業110家、人工智能企業350家,deepseek等大模型二次開發企業86家。打造賽格、華強、遠望等「展示-體驗-銷售-出海」一體化商場8個。

打造全球電子物流樞紐園區。華強北發達的物流網絡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轄區有200多家物流公司,構建起覆蓋空運、海運、陸運及跨境專線的立體化運輸體系,實現全球190多個國家/地區的高效觸達。目前,華強北正規劃建設全球首個超級立體式「蛛網型」互聯物流網絡,涵蓋地上、地下、空中等未來式形式,連接機場、港口、陸路節點,實現人流與物流高效分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