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遠房屋策略》公布 未來10年建屋目標42萬伙

公屋供應「頭輕尾重」徹底扭轉

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10月01日    版次:A13

政府公布《長遠房屋策略》報告,根據既定推算方法,下一個10年期總房屋需求為41萬9100個單位。中通社

【香港商報訊】記者周偉立報道:政府昨日公布《長遠房屋策略》周年進度報告,根據既定推算方法,下一個10年期總房屋需求為419100個單位,政府因而將供應目標定於42萬個單位,公營房屋為294000個,私營房屋為126000個,公私營房屋新供應比例維持七三比。房屋局發言人說,294000個單位的公營房屋供應目標,會分為176000個公屋或綠置居單位,以及118000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

公屋年均落成逾3萬伙創24年新高

在2026/27年度起的5年,包括簡約公屋在內的總體公營房屋建屋量將達189000個單位,較本屆政府上任時大幅增加約八成。就傳統公營房屋供應而言,未來5年的供應量預計將達169500個單位,包括約110600個公屋或綠置居單位和約58900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即平均每年有超過3萬個單位落成,是過去24年來的新高。與本屆政府上任時的5年期相比,居屋供應比當時預計的大幅增加約五成。

房屋局又說,未來10年政府已覓得足夠土地,可滿足294000個公營房屋單位供應目標。在本屆政府努力下,公營房屋供應「頭輕尾重」的情況已徹底被扭轉。在2026/27年度起的5年,包括簡約公屋的總體公營房屋建屋量將達189000個,較本屆政府上任時大幅增加約八成。

居住環境欠佳住戶達12.75萬個

私營房屋供應方面,未來10年私營房屋供應目標為126000個單位。政府未來10年會有足夠土地滿足有關目標。除了政府賣地項目,其他土地來源包括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市建局及私人發展項目。至於較短期的私營房屋供應,根據今年6月底的最新推算,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物業市場的供應量預計約為101000個單位。

房屋局又估算,下一個10年期居住環境欠佳的住戶數目為127500個,但相信簡樸房條例生效後,有關數目會逐步減少。

議員:整體估算反映現實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委員梁文廣說,今年報告的政府目標供應單位估算較去年減少,相信政府考慮不同因素,認為整體估算反映現實及較為務實。他又認為,公私營房屋維持「七三比」是合適,基層市民輪候上公屋的人數有所減少,但仍有不少人住在環境較為惡劣的居所,因此社會對公營房屋仍有一定需求,同時需要預留一定數目的資助出售房屋讓市民向上流動。

對於政府估算下一個10年期,居住環境欠佳的住戶數目,會因簡樸房條例生效後逐步減少。梁文廣對此表示肯定,並認為未來公營房屋單位不斷增加,都可令有關住戶上樓。

團結香港:從追求「量」轉向提升「質」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葉文祺肯定政府在供應節奏上的改善,他指出政府把下一個10年期的供應目標訂為42萬個單位,相較去年的44萬個略為下調,屬於審慎調整,但整體方向仍然延續既定政策。

在公營房屋方面,他指出「頭輕尾重」的情況已被扭轉,政府預期未來5年平均每年可提供逾3萬個公營單位,較前幾個滾動5年期持續上升。他認為,這讓政策可由單純追求「量」逐步轉向提升「質」。例如「簡約公屋」在縮短輪候、改善不適切居所方面的過渡性功能已有成效;但隨着常規公屋及資助出售單位在後期陸續落成,應適時檢視和調整簡約公屋的規模,把更多資源聚焦於永久性社區及重建項目,以免簡約公屋成為恆常措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