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共和國駐港名譽領事李汝大:

望增加航班往來 冀拓展旅遊合作

版次:A06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10月10日

今年3月,「中國—太平洋島國菌草技術示範中心」在斐濟首都蘇瓦正式啟用。 (中國駐斐濟大使館圖片)

香港現已恢復每周三班直航斐濟的航班。(斐濟航空圖片)

斐濟共和國駐港名譽領事李汝大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期望中斐未來加強文化旅遊合作。(蔡啟文攝)

斐濟文旅藝術交流中心今年5月在南沙揭幕啟用。

斐濟員工在位於楠迪市的中國援斐菌草技術示範中心車間工作。(新華社圖片)

望增加航班往來 冀拓展旅遊合作

新冠疫情已過,社會逐步回復常態。適逢斐濟共和國國慶日,記者專訪斐濟駐港名譽領事李汝大,他表示斐濟與中國的夥伴關係日漸深厚,近年在農業及文化藝術方面有更多交流,如兩國合作的菌草技術中心及藝術中心均已開幕。他期望加開香港前往斐濟的直航航班,促進斐濟與中國在民生與傳統文化上的交流與發展。記者:Karena Hung

過去疫情期間,香港到斐濟的航班一直暫停。隨着疫情遠去,自2023年6月起,斐濟航空恢復每周三班航班,直航往返香港與斐濟楠迪。李汝大表示:「香港自2009年起開設直航斐濟的航班,當時每星期五班。現時先安排每周三班航班復飛,有助斐濟旅遊業逐漸回復正常,實屬喜事,相信未來會回復至每周五班直航,甚至增設更多航班。中國一直是斐濟十分重要的旅客來源國家,疫情前,每班香港直航班機中,中國內地旅客佔百分之五十。假期想去旅行,很多國家需要旅遊簽證,持有中國及港澳台地區護照前往斐濟均免簽證,加上現時入境已不需要提供新冠疫苗接種證明和新冠測試陰性報告等要求,旅客前往斐濟十分方便。雖然斐濟旅遊業仍未完全復蘇,但旅客人數已回復至疫情前六成左右。」根據斐濟統計局(FBoS)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接待遊客人數超過60萬人次,接近疫情前水平,預計未來將有更多中國遊客前往斐濟旅遊。 斐濟政府致力於重振旅遊業,今年2月,斐濟旅遊局在大中華區市場推出「斐濟,天生快樂」活動,向中國遊客展示斐濟豐富的旅遊資源,如淳樸的民風、原生態的自然環境、多元的傳統文化等,期望吸引更多內地旅客。當地政府並攜手斐濟航空及旅遊業界合作,推出早鳥促銷活動,歡迎中國遊客遨遊斐濟。李汝大指出:「斐濟旅遊局積極與中國內地旅行社合作,促進與斐濟當地酒店、接待社的合作,推出搭配酒店的旅行套餐,吸引更多遊客來到斐濟。」 中國與斐濟於2018年簽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促進了南太平洋島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兩國的雙邊關係,李汝大表示:「多年來,中國在斐濟實施並落實了眾多專案,深受斐濟政府和民眾歡迎,公共基礎設施方面,包括鐵路及機場擴建等,其他合作還有蘑菇(菌草)項目、水產養殖等。雙方『一帶一路』的合作計劃,未來將持續進行。」中國提供菌草技術 今年3月,在共建「一帶一路」倡儀提出十周年之際,「中國—太平洋島國菌草技術示範中心」在斐濟首都蘇瓦正式啟用,由中國政府提供菌草技術,推動斐濟農業發展。菌草技術通過「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含有高蛋白質,李汝大表示:「2014年起,中斐合作的菌草技術項目在斐濟落地實施。斐濟注重農業發展,每年5月到10月是旱季,氣候乾燥,某些地區會面臨飼料供應緊張的情況。透過菌草技術,可利用菌草作為牲畜飼料。菌草生長快,根系發達,能解決水土流失、荒漠化問題,有效應對自然災害和促進糧食安全,未來希望雙方能在農業、海產養殖等民生領域有更多合作項目。」經過中斐雙方專家多年的努力和實踐,中心已成為太平洋地區規模最大的示範基地,當地參與合作的菌草種植農戶超過600戶,受益人群超過1000餘戶,菌草種植面積共計7000餘畝,通過技術培訓促進菌草產業發展,為斐濟增加就業機會。加強文化交流合作 為促進中斐文化藝術交流,今年5月,斐濟文旅藝術交流中心在南沙水鳥世界生態園開幕,展現斐濟傳統的卡瓦儀式、舞蹈和手工藝品。今年9月,「中華文化大樂園——斐濟蘇瓦營」於斐濟逸仙學校舉行,在為期13天的活動中開設中文、武術、書法等12個課程,讓當地青年接觸中華文化。李汝大指出:「中斐文化交流合作緊密,斐濟有約100個學生在中國留學,外交部也有職員前往中國學習中文,斐濟入境處官員也曾來港交流,研究香港特區護照的防偽技術。民間活動方面,最受注目的是七人欖球賽,全年十站,其中香港站是最熱鬧的一站,2015年至2019年斐濟欖球隊更獲得五屆冠軍。今年斐濟隊雖然在決賽不敵新西蘭,但見觀眾在疫情後終能脫下口罩歡呼,也感到十分欣慰。」 10月10日是斐濟國慶日,李汝大向讀者表示:「斐濟作為一個群島國家,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和物產,希望未來會有愈來愈多中國旅客來到斐濟旅遊,相信中斐未來會有更多在文化領域以及『一帶一路』的交流合作。」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