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

加快建設長三角一流經開區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實踐

版次:A05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10月13日

能達公園

市民廣場

通海港區 管衛群 攝

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江蘇省南通市,是中國首批1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江海為伴,經開區人以奮鬥為底色,不斷突破發展,成長為長三角獨具特色的創新高地和活力中心。

一張藍圖,繪就中國式現代化新圖景;朝朝奮進,同譜寫長三角創新發展新篇章。

近年來,作為南通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改革開放的主陣地,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牢牢把握總書記賦予江蘇的總要求、總目標、總藍圖,主動作為、奮發有為,努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南通新實踐中交出經開區高分答卷。當前,南通經開區正以「營商環境最高地、通城活力新中心」為定位,堅定扛起「經濟發展主戰場、招商引資主力軍、科技創新主引擎、改革開放主陣地」的使命重任,奮力建設貢獻更大、活力更強、能級更高的長三角一流經開區。

步穩蹄疾 驅動經濟發展「強引擎」

今年以來,南通經開區堅持招大引強和提質增效相協同,招商引資的成果進一步凸顯。持續推進創新賦能和產業集聚,轉型升級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加快通城活力新中心建設,南翼新城的形象進一步提升。着力推進投資便利化服務優質化,營商環境的優勢進一步彰顯。加大民生保障和風險防範化解力度,和諧穩定的大局進一步鞏固。

數據直觀反映發展成果。今年1-6月,南通經開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57.7億元,增長7.4%;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34億元,增長15.58%,其中稅收佔比85.42%;全部企業開票1705億元,增長10.1%;進出口總額282.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05.8億元,其中工業投資53.7億元,增長22.6%。 1-6月,新簽約註冊5億元及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32個,總投資27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4.3億美元,總投資7000萬歐元的默克生命科學高純試劑項目成功落戶;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7個,總投資324億元。

招商引優 擴大開放合作「朋友圈」

2022年12月下旬,總投資100億元的林洋能源N型TOPCon光伏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簽約。從政企雙方洽談、簽約再到開工奠基,林洋項目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創下百億級項目落地建設的「五個最」:洽談簽約最快、建設周期最短,並有望成為審批效率最高、開工啟動最快、達產見效最快的標杆項目。

「南通經開區『空間再造』為項目提供了土地承載空間,一流的營商環境則讓我們看到了更長遠的發展空間。」林洋集團總裁、林洋能源董事長陸永華對投資南通感觸頗深。

一個月後,總投資105億元的通威光伏組件研發製造基地項目也應聲「落子」,並官宣要在2023年底前投產。通威項目是南通經開區抱着「試試看」的心態,幾經談判後敲定的百億級項目。

兩大項目落戶的背後,是南通經開區一以貫之的「項目為王」理念。從新能源列入經開區「3+1」產業發展方向,到「賽馬制」新格局的打造,再到「空間再造」提供發展新動能,以及招商團隊專業、務實、拚搶的精氣神,所有這些,皆是「必然」。

作為全國首批1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南通經開區在「答題」方面屢獲高分。近年來,南通經開區在南通全市率先提出「能達無憂辦」營商服務品牌,出台「營商十條」,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打造營商環境「最高地」,在國家級經開區30強營商環境指數測評中全國排名第17位、江蘇全省第5位。

7月28日,南通經開區發布打造「營商環境最高地」2023年創新提升行動方案,提出實施35條具有突破性、引領性、彰顯經開區特色的營商新舉措。優化後的「35條」包括推進項目審批施工許可階段「一人一窗一次辦」改革、打造「能達政務服務旗艦店」、實施涉企風險「防風林」工程等,其中近20個特色創新舉措經過先期試行,已經轉化為企業受益成果,累計化解重點企業營商問題30餘個,企業和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開放是南通經開區的鮮明標識。在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形勢下,如何持續放大開放先行優勢,與新老朋友共享時代機遇、共商開放合作?南通經開區把切入口對準海外招商,以開放匯合作之力、謀共享之福。

今年8月,「長三角高水平開放的新探索——南通對話新加坡」活動在新加坡舉行。在新加坡期間,南通經開區招商團組積極開展招商對接,跑出國際合作「加速度」,3個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分別是總投資1億美元的光控精技半導體鍍膜設備項目、總投資1.37億美元的赫比電子零組件項目、總投資5000萬美元的初火鋰電池項目,同時經開區分別與中國貿促會駐新加坡代表處、新加坡製造商總會、新加坡中國商會、新加坡江蘇商會4家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同月內,投資4億美元的協航新能源全球總部項目落戶;總投資5000萬美元的小聚合物鋰電池生產基地及銷售總部項目落戶,為南通經開區新能源產業增鏈延鏈補鏈強鏈再添新彩。

鼓聲催徵,勇往無前。南通經開區聚焦重大項目、外資項目、科創項目招引,持續深化招商體制改革,實體化運行「4+6」招商體系,聚焦「3+1」主導產業,列出企業清單,按圖索驥、精準招商。在強化駐日招商的基礎上,組建駐德、駐新加坡招商中心,更大範圍吸聚要素資源。制定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舉辦多場產學研對接、人才路演、科技招商活動,全面加強科創項目、海外人才招引,上半年簽約人才科創項目101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工業產值比重達53.14%。

科技創新 打造強鏈延鏈「增長極」

南通經開區明確產業發展布局及目標,持續推進產業賦能及創新升級。2022年,南通經開區主導產業快速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醫藥健康、新能源「3+1」主導產業產值分別達到490億元、380億元、280億元、260億元,分別增長40%、7%、29%、149%。新增應稅銷售超百億企業1家;新增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全區稅收超億元企業達19家,其中工業企業11家;恆太照明在北交所成功上市。

未來,南通經開區將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加快取得一批具有突破性、標誌性、引領性的重大成果,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打造長三角一流科創高地,推動經開區高質量發展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更加堅定地把強鏈補鏈延鏈作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根本路徑,圍繞「3+1」主導產業精準招商、集群壯鏈,推動優勢產業做大做強、轉型發展,促進數字經濟與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加快打造更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群。加快「新時代未來產業園」開發建設,打造對接蘇南、接軌上海的開放新平台,吸引標誌性外資項目。優化調整「濱江灣」城市設計方案,規劃布局國際社區,打造策應沿江科創帶建設的科技創新城、青年活力城。更加堅定地把建設現代文明作為打造通城活力新中心的重要內涵,大力推進現代教育、科技、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包容會通的江海文化,厚植現代、開放、創新、文明的經開區城市特質,加快打造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活力新城。更加堅定地把創新社會治理作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關鍵舉措,加快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公共服務體系、應急管理體系、基層治理體系,推進社會治理方式更智能、更精準、更貼心,努力打造區域治理現代化建設的「示範標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