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可否避免亞洲金融風暴後的衰退?

版次:A01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10月15日

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港元多次受狙擊。嶺南大學前校長鄭國漢聯同多位學者成立「捍衛聯匯小組」。當時小組成員提出所謂的「二陳方案」建議,在港元資金調節機制外另行設立美元流動資金調節機制,同時為香港銀行體系發揮貼現窗功能,透過增強流動性,防止拆息劇烈波動。鄭國漢認為,亞洲金融風暴後的衰退本來可以避免,「只要(港府)採用『二陳方案』,即可穩定匯率,投資萎縮的情況就不會出現」。

「二陳方案」出自「捍衛聯匯小組」的兩名成員:時任香港科技大學財務學系教授陳乃虎、時任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助理教授陳永豪。

鄭國漢解釋,在「二陳方案」這個變相「假美元」制度之下,拆借時毋須再用港元,可調節港元與美元息口,使到兩種貨幣的息口不會有巨大差距之餘,港元亦不會因被炒家狙擊而「頂唔順」。

縱然亞洲金融風暴過去,港府成功擊退炒家,但香港卻陷入較長時期的衰退。鄭國漢稱,事後證明「二陳方案」的建議正確。

港府挾高息口令市場投資萎縮

他說:「他們(當時港府)有誤解,認為『挾高息口』就可以擊退炒家。但當時我們認為,此舉只會幫炒家賺錢,既然有錢賺,攻擊港匯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他續稱,亞洲金融風暴過後,香港經濟之所以「出事」,是當時金管局採用錯誤的概念處理貨幣政策,導致銀行不敢放款借貸,因而令投資萎縮。當時只要將利率穩定下來,亞洲金融風暴對香港的影響就不會發生,「當年漫長的經濟衰退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