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未按期付1.2億債息

恐引發其他債券交叉違約

版次:A05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10月19日

碧桂園能否渡過今次難關仍是一個未知數。

【香港商報訊】據外電報道,碧桂園(2007)一隻美元債的30天付息寬限期已過,但債券持有人仍未收到付款。碧桂園回覆外國媒體重申,由於內地市場出現深度調整及銷售疲軟,預料公司將無法按時履行所有離岸債券義務。市場預計,這家曾是內地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已拖欠海外債務。

報道稱,碧桂園於2025年到期、6.15厘的美元債券原應於今年9月18日兌付債息1540萬美元(約1.2億港元)。惟債券持有人指出,碧桂園在30日寬限期到期前,即截至10月17日中午,他們仍未收到相關債息。倘若碧桂園在寬限期內未能支付債息將被視為違約,並引發其他債券交叉違約。

有近110億美元離岸債

碧桂園目前擁有近110億美元(約861億港元)的離岸債券和60億美元(約470億港元)的離岸貸款。過去幾周已錯過了其他境外付款,儘管這些付款的30天寬限期仍未失效。碧桂園表示,公司希望尋求整體解決方案解決其問題,並希望能夠持續經營來協助各方持份者。至於是否出現違約問題,公司拒絕發表評論。

碧桂園本月初曾表示,尚有總值4.7億港元的到期款項未兌付,預期無法如期或在相關寬限期內,履行其所有境外債務款項的償付義務,包括旗下發行的美元債,惟重申,高度重視境外債務管理工作及全體債權人的利益,將適時與債權人就潛在方案進行溝通,懇請債權人給予時間,以達成最佳解決方案。

碧桂園稱控股股東從未減持股票

內地媒體曾引述多位碧桂園內部人士指,近期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家族向碧桂園提供3億美元的無息貸款;而在10月9日召開的集團高層會議上,集團總裁莫斌亦透露,楊氏家族正出售名下私人飛機。

碧桂園較早前在港交所(388)發出的公告中指出,碧桂園控股股東及其家屬已通過借款、增持股票、購買債券、以股代息等方式合計支持公司折合約386億港元,且從未減持股票,其中向公司累計提供折合約66億港元的無息無抵押借款。碧桂園昨日收報0.74元,升0.01元或1.37%,現價市值約207億元。

2007年4月20日,碧桂園在港交所(388)主板掛牌上市,其後生意蒸蒸日上,2017年更獲得全國房地產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雙料冠軍,躍居內地房企第一名,首次進入《財富》世界500強。

今年3月1日,碧桂園發布公告稱,公司創辦人楊國強因年齡原因提出辭任公司主席及執行董事職務,辭任後以特別顧問的形式繼續參與碧桂園的經營;二女兒楊惠妍接任公司主席職務。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