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漢豪:增供土地房屋提升生活質素
版次:A02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10月22日
香港測量師學會舉辦地區發展創作比賽,讓學生發揮創意描繪心目中的北部都會區,賽事順利完成昨舉行頒獎禮。 記者 崔俊良攝
【香港商報訊】記者李銘欣報道:香港測量師學會舉辦地區發展創作比賽,鼓勵學生發揮創意,描繪心目中的北部都會區。經歷近半年的比賽,香港測量師學會昨日舉行頒獎禮。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致辭表示,理想的北部都會區不只是土地量,而是提升人民生活質素,冀望可打造「15分鐘生活圈」,令居民的活動範圍可保持在鐵路或公交樞紐500米內。
發展創作比賽舉行頒獎
今次比賽吸引31間中學、共142位高中生參與,經歷近半年的過程,昨天終有賽果並舉行頒獎典禮,主禮嘉賓包括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立法會議員謝偉銓、劉國勳,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黃國良、高級副會長林家輝等。
甯漢豪致辭稱,北部都會區除了可為香港提供更多土地量,也能照顧香港的住屋及經濟發展需要,提供3000公頃新發展土地,新建50萬個居住單位,創造50萬個就業崗位;但理想的北部都會區不只是追趕量,而是提升生活質素的社區,房屋空間可以大些,休憩用地空間可以多些,現時香港人均休憩用地面積為2.7平方米,北部都會區則可增至3.5平方米。
她又稱,理想的北部都會區也是可持續發展社區,城市設計上打造「15分鐘生活圈」,以古洞北、新田科技城為例,期望居民主要活動範圍,距離鐵路或公共交通樞紐500米範圍之內,多採用綠色運輸模式,除了以鐵路為骨幹,亦有完善行人及單車網絡,以達減碳目標。新田科技城也不只有創科設施,也有文化及康樂樞紐、人才公寓、商業及零售設施,是一個「企業園」的構思。
甯漢豪透露,當局正積極推展北部都會區,其中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已有房屋開始入伙;洪水橋/廈村正在動工,首批房屋會在明年起入伙;北部都會區有不少老舊村莊及濕地,環境保育資源豐富,會考慮學生作品中年輕人和長者都適合居住「青銀共融」、吸引內地居民來港鄉郊遊、保留香港傳統特色等創意。
優秀作品成重要參考
黃國良致辭表示︰「同學們優秀的作品可成為重要的參考和借鑒,鼓勵決策者更重視和善用年輕一代極具創意的想法,以更好地平衡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地區特色、歷史文化和各利益相關方之間的關係。」
評審團分別從3D模型組別及多媒體影片組別中選出了冠軍、亞軍、季軍和優異獎,又從兩個組別的入圍隊伍中選出了最具創意大獎和最佳故事地圖大獎的得主。其中,3D模型組別的冠軍由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的馬浚言、高銘謙、鄭暐曦和簡懿的4人隊伍奪得。多媒體影片組別的冠軍由迦密柏雨中學李伊藍、林珀妤和梁佩瑜的3人隊伍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