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馬洲放射診斷服務縮短病人輪候時間

版次:A03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10月23日

三位醫生(左起)周芷瑩、冼藝泉、葉偉文講解日間放射診斷服務先導計劃。記者 崔俊良攝

【香港商報訊】記者李銘欣報道:第五波新冠疫情期間,中央於落馬洲河套區援建「中央援港應急醫院」,為物盡其用,醫管局今年4月起展開「日間放射診斷服務先導計劃」,令非緊急病人輪候時間由逾30個月大減至9.5至12.5個月。局方亦將擴展四個服務範疇,包括放射科原有的電腦掃描外,新增顯影電腦掃描造影及超聲造影;內視鏡檢驗;微生物化驗室;住院睡眠測試。

新界東醫院聯網臨床服務統籌冼藝泉醫生表示,由4月21日至9月30日應急醫院共處理3266個電腦掃描,1218個磁力共振,比預期服務量為多,磁力共振服務更達飽和,連同已預約服務,至今年底將共處理8000個案;截至9月30日,參與先導計劃照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的非緊急病人,由原本要輪候超過30個月,縮短至9.5至12.5個月。

冼藝泉續稱,放射科於8月啟用第二部電腦掃描造影機,增設顯影電腦掃描造影服務;12月將新增超聲造影服務,每日服務18名病人。

月底推行「內視鏡服務先導計劃」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內視鏡檢驗部部門主管葉偉文醫生表示,10月31日起將推行「內視鏡服務先導計劃」,透過日間服務接受18至70歲的非緊急病人,病人來自家庭醫學部及專科門診轉介,各聯網病人自願參與。醫生會即時向病人解釋檢查結果,再由病人所屬醫院跟進治療。

新界東醫院聯網感染控制主任周芷瑩醫生表示,應急醫院本身有一批由中央支援的先進化驗儀器,為物盡其用,10月3日已成立微生物化驗室,提供多重耐藥性菌類篩查;預計初期服務量每月2500個樣本,至明年4月起會達到每月6000個樣本。

此外,為善用院內10間具獨立洗手間的單人病房,本月底起增設留院睡眠測試服務,每周提供40個測試名額。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