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3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10月26日
政府指出,輪候公屋時間正逐步向2026至27年度降至4.5年的目標邁進。
【香港商報訊】記者蘇尚報道: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強調,土地房屋為重中之重。政府正努力全速造地,現時已覓得足夠土地滿足未來10年所需的房屋單位數目。而為進一步改善居住環境,當局將力處理累積多年的房屋問題,包括「房」、舊區重建、樓宇安全等。
李家超回顧稱,輪候公屋時間已經成功「封頂」,由高峰約6年,回落至5.3年;正逐步向2026至27年度降至4.5年的目標邁進,扭轉多年上升走勢。
李家超稱,本月月底房屋局會公布《長遠房屋策略》周年進度報告,未來10年(即2024-25至2033-34年度)公營房屋需求量為30.8萬個單位。政府已覓得土地,可興建約41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超額完成約10萬個單位,大大縮短輪候上樓的時間。
首5年(即2024-25至2028-29年度),連同「簡約公屋」在內的公營房屋供應總量,將達17.2萬個單位,相較本屆政府上任時的5年期(即2022-23至2026-27年度),將有額外約6.7萬個住戶受惠。
私營房屋方面,根據《長遠房屋策略》,未來十年私營房屋需求為13.2萬個單位。政府未來5年會準備好可興建約8萬個私營房屋單位的土地。
李家超稱,穩定私營房屋供應的同時,將繼續透過資助出售房屋(包括居屋、綠置居、「港人首次置業」,及新的「樂建居」等計劃),在整體布局上設置公私營房屋軌道銜接的置業階梯。
設「解決房問題」工作組
對於「房」問題,李家超指,現時有大約22萬人居住在約11萬個「房」單位,初步調查顯示,很多「房」居住環境很不理想,不少住戶等待上樓,但有部分「房」環境不屬差劣,住戶收入亦不低,有些更擁有物業,居住在「房」主要因位置方便上班上學,因此成立「解決房問題」工作組,由財政司副司長任組長、房屋局局長任副組長,並給工作組十個月時間作深入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