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監管直接審批藥物醫療器材

版次:A04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10月26日

政府計劃成立「香港藥物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中心」籌備辦公室。資料圖片

【香港商報訊】記者李銘欣報道:為照顧市民身體健康需要,在昨日的施政報告指,特區政府將加強香港與內地醫療合作,包括明年擴大「長者醫療券」適用範圍至大灣區內合適的醫療機構,亦會涵蓋深圳等個別指定牙科醫療機構等。政府又計劃成立「香港藥物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中心」籌備辦公室,加快新藥審批和臨床應用,又在河套合作區設立「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等。

明年擴大長者醫療券至大灣區

香港擁有高水平的醫療專業和高效率的醫療衛生體系,行政長官李家超稱,香港應加強跨境醫療協作,貢獻國家「健康中國」策略,醫管局會重啟醫院認證計劃,確保管理及服務達到國際水平,並支持深圳市衛健醫院評審評價研究中心在香港成立辦事處,助力國家醫院認證標準走向國際,提升大灣區整體醫療水平。

此外,明年將擴大「長者醫療券」適用範圍至大灣區內合適的醫療機構,目標先增加約五間醫療機構作為提供基層醫療服務試點;也會涵蓋例如深圳的個別指定牙科醫療機構。在合適的大灣區醫療機構(包括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為香港市民策略性採購醫療服務,紓緩本港公立醫院服務壓力,縮短市民輪候時間。

設藥物醫療器械監管中心籌備辦

李家超又稱,長遠目標是建立「第一層審批」的藥物註冊機構,即可不依賴其他藥物監管機構,而直接根據臨床數據在本港審批藥物,同時也審批醫療器械的註冊申請。措施包括明年成立「香港藥物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中心」籌備辦公室;加入「國際醫藥法規協調會議」;明年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成立「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為醫藥研發機構提供一站式臨床試驗支援平台。

政府又會推出「醫健通+」,未來五年建立綜合醫療資訊基建,透過「一人一健康戶口」,統一存放公私營電子病歷及整合醫療服務治理流程,市民可透過手機翻查及攜帶電子病歷和預約服務。新系統能支援各項醫療政策及改革,尤其是大灣區跨境醫療協作。

縮減耳鼻喉骨專科新症輪候

醫管局也會繼續優化公營醫療服務,其中2024至25年度,減少耳鼻喉科及骨科兩個專科穩定新症的輪候時間10%;優化醫管局精神科個案管理計劃,整體新症預約輪候時間中位數分別為不超過一星期及四星期。

政府又會積極推動中醫藥發展,包括推動中藥檢測科研;制訂《中醫藥發展藍圖》;以及加強中西醫協作。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