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上院校非本地生限額倍增至40%

版次:A05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10月26日

政府將擴大多個獎學金計劃。 資料圖片

【香港商報訊】記者林駿強報道: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提出,將發展香港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推出多項措施,包括資助的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將提升一倍至40%、致力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等。政府也會推動成立應用科學大學。在支持職訓方面,政府的措施包括成立香港資訊科技學院等。此外,政府會進一步於中小學大力推動STEAM教育,如開設小學科學科。

注資10億元擴大獎學金計劃

施政報告提出,將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將推出一系列措施,第一是擴大政府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2024/25學年起,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將提升一倍至40%,循序漸進吸引更多外國尤其是「一帶一路」國家和內地學生升學。第二是擴大獎學金計劃,會向「政府獎學基金」額外注資10億元,2024/25學年起增加「一帶一路獎學金」的名額五成;並會逐步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名額,由每學年300個提升三分之一至400個;亦會持續推行「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

第三是增加宿位,資助大學將繼續推展多項宿舍項目,目標在2027年之前增加合共約13500個宿位。第四是支持自資專上院校提升校舍。第五是增加在港留學生學習及增值機會,11月起暫免在港就讀的全日制非本地研究生參與兼職工作的限制,將試行兩年,受惠學生超過35000人。第六是提倡多元文化學習體驗,2023/24學年起教資會會向「內地與環球連繫及學習體驗資助計劃」額外注資一億元,鼓勵資助大學提供更多境外交流機會。第七是推進「北部都會區」專上教育建設,致力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通過區內共享資源和產業聯動提升協同效應。

成立資訊科技學院育本地人才

施政報告亦提出,會推動成立應用科學大學,大力提升職業專才教育獲得大學學位地位,為有志在專業技術發展的青年建立康莊大道。政府積極支持職業培訓,培育本地人才,措施包括成立香港資訊科技學院,課程會於2024/25學年推出;增加「學徒訓練計劃」津貼;加強跨境資歷互認,與內地當局合作推進兩地相互承認副學位程度學歷,包括高級文憑學歷,並以試點方式試行資歷互認工作。

政府亦會進一步於中小學大力推動STEAM教育,包括開設小學科學科,在2023/24學年公布課程框架,2025/26學年起推行;在2023/24學年開展數學課程的支援項目。

另外,明年中政府會舉辦「青年發展高峰論壇」;今年內會成立「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提供一站式資訊、宣傳及交流平台。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