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發國債超預期 意在穩增長穩預期

版次:A12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10月26日

【香港商報訊】記者張麗娟報道:針對內地將增發2023年國債1萬億元人民幣,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范若瀅認為,本次增發國債和調整預算超出市場預期,具有穩增長、穩預期、補短板、防風險的重大意義。未來財政政策仍需加力提效,建議2024年財政赤字率目標設定可適當提高,並在財政赤字分配上中央財政赤字目標可多設定一些。

范若瀅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指,隨着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落地顯效,中國經濟已呈現企穩回暖態勢,但經濟恢復基礎仍較為薄弱,需求不足仍是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同時,經濟基本面的回暖並未反映到資本市場,本次增發國債的舉措超出了市場預期,強烈釋放了政府穩增長信號,給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本次增發國債1萬億元,有利於進一步推動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穩增長、擴內需。而且在資金的使用安排上跨越了今明兩年,也更有利於推動項目形成實物工作量的連續性。預計未來基建投資有望加快增長,成為推動經濟持續回暖的重要支撐。

展望未來,范若瀅認為,中國經濟將從疫後修復的非常態向常態化增長轉變,國內外形勢不確定性依然較大。

「考慮到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依然較大,財政政策需要持續加力提效,在穩增長過程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她建議,一是打破3%赤字率約束,從國際對比來看,內地槓桿率仍處於較低水平,可通過中央政府加槓桿來實現地方政府、居民部門槓桿轉移的效果,為未來經濟發展拓展空間。二是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支出效率,推動財政支出更多向民生、科創、綠色等領域傾斜。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