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建議獲施政報告採納

前海香港商會倍受鼓舞

版次:A11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10月27日

【香港商報訊】記者王娜 通訊員危茜報道: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聚焦發展經濟和惠及民生,直面香港機遇和挑戰,強調自身內循環發展,突出與大灣區深度融合,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此,深圳市前海香港商會反響熱烈,港籍會長們給予積極評價。

據悉,前海香港商會今年受邀參與了多次施政報告諮詢會議,結合商會突出的橋樑作用及廣泛的現代服務業會員優勢,向特首李家超等港府高層匯報了包括前海深港合作、跨境數據優化、北部都會區中西部建設等建議,得到了相關部門的積極反饋,並納入了本次施政報告內容中。

商會首席會長馬鴻銘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早已深入民心,香港與深圳這兩個區內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也不斷在融合之中。報告中除了「大灣區」頻繁出現外,「河套」「前海」也被多次提到,顯示政府着眼並把握深港融合的協同效應。特首先後八次提到前海,強調要繼續善用前海合作區金融改革創新,深化大灣區金融合作。同時,推動將港資港法和港資港仲裁由前海擴展至適用於整個大灣區。所以,前海在深港雙方全方位合作中走在最前,也會吸引到越來越多的港人,尤其港青到前海創業。

商會執行會長兼金融專業委員會主席、普華永道中國區域經濟及內地金融業主管合夥人張立鈞說,施政報告中多次提到了深化香港與內地的經貿合作,尤其是深化大灣區金融合作,其中有四大亮點:首先是將在大灣區內以先行先試方式簡化內地個人數據跨境流動到香港的合規安排,這將有助於便利跨境金融服務,也是商會金融專委會9月於施政報告諮詢會上提出的建議之一。其次,施政報告提到要在CEPA框架下爭取在大灣區乃至內地全境對香港金融服務業進一步開放。第三,前海作為深港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在施政報告中被寄予厚望,包括香港將善用前海合作區內的改革創新措施,推動港資機構參與QFLP及私募股權投資。第四,施政報告提到明年上半年香港和深圳兩地將共同設立深港金融合作委員會,意味着大灣區在金融政策制定、規則制度銜接方面將提升至更高層次、更常態化。我們十分期待這些政策能盡快落地。

作為商會執行會長及工程建設專業委員會主席,中國建築國際執行董事兼副總裁、中建香港董事長孔祥兆很高興看到施政報告中提出推進北部都會區發展新引擎的措施,並通過後續的《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積極開拓與深圳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合作新格局。他說,專委會將繼續發揮「粵港澳建築業融合協同發展超級聯絡人」作用,充分發揮全產業鏈優勢,集中管理、技術、資金、人才等資源,加強大灣區建築業交流合作。

商會副會長兼科技創新委員會主席、通天地集團董事長施培營表示,施政報告對加強深港合作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作出了部署,從科研、跨境資金、人才等方面共同推進深港兩個園區的協同發展,研究創新性的措施。施培營說,相信未來深港發展會更加緊密,為香港和整個大灣區帶來更多機遇。

商會執行會長兼青年工作委員會(籌)主席、前海心一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本熙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施政報告中的「深圳元素」,深港合作成為了香港未來發展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元素,報告中首次把北部都會區項目,以「深度對接」的字眼定義其與深圳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關係,形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發展新期望,令我們對深港合作、北部都會區的建設充滿期待。同時,我們還看到特首非常關心青年發展問題,讓我倍感激動。

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前海思益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思怡表示,前海作為內地制度創新的領頭羊,前海香港商會勢將更好發揮香港特區政府選委的作用,做好連結深港兩地的橋樑角色,為港企更好地融入大灣區發展、高質量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貢獻力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