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1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10月29日
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鼓勵生育。
【香港商報訊】記者李銘欣報道: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鼓勵生育。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昨日在電台節目再解釋相關措施,他說,去年本港生育率是0.9,即每對夫婦平均只有0.9名子女,2021年的生育率更低,只有0.77,幾乎是全球最低,但人均壽命長。如果本港生育情況沒有轉變,10年後每3人就有1人屬於65歲或以上,勞動人口會持續減少,需要照顧和幫助的人則會愈來愈多,對香港的發展不太好。
2萬元生育獎勵金屬「利是」
陳國基補充,雖然可依賴出入境政策來吸引外勞,惟對政府而言,有更多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嬰兒會更好,因為在港出生對香港的歸屬感會更強。不過,陳國基承認,夫婦要由不願生小朋友到想生兩個子女是十分困難,因不同夫妻對生兒育女都有不同考慮。他不預期施政報告提出的2萬元生育獎勵金會顯著提高生育率,而是希望措施能表達政府鼓勵生育。「大家都明唔係為兩萬蚊生仔,(措施)係一封利是。」
至於有指政府應提高獎勵金,他反問:「如果一對夫婦為了那些錢而生小朋友,是否又是最好的安排?」陳國基續指,施政報告中提到的政策,包括優先選購居屋、綠置居等,公屋輪候縮減一年等,增加免稅額等,相信對有意生育的夫婦有所幫助,也希望藉這些政策來改變現時的生育文化。他說,中國人一向說養兒防老,指「防老不是說給錢,可能他來探望你、見你、聊聊天」已很足夠。
各項人才計劃至今收16萬宗申請
陳國基又稱,新一份施政報告包羅萬有,希望照顧到不同階層市民需要,令香港成為宜居地方,讓市民感到生活開心,而不是選擇移民。在搶人才方面,陳國基表示,各項人才計劃至今收到16萬宗申請,其中約10萬宗獲批,三分之二的人來自內地,有數萬人已來港,證明香港對外地人才和專業人士仍有很高吸引力,外國企業來港,亦有足夠人手可用。
他說,「高才通」計劃容許專才到港後毋須立即工作,期間可以體驗在港生活,有需要可延長逗留,為人才提供彈性,有關專才不會使用社會福利,對本港是有利無害。政府即將成立「人才服務辦公室」,為來港專才提供子女就學和住屋等資訊,協助盡快適應香港環境。
另外,施政報告宣布共創明「Teen」計劃招募第二期學員的名額增至4000人,並擴展至弱勢家庭的中四學生。陳國基指,不少參加計劃的基層學生藉參加活動擴闊眼界,提高自信,取得不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