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衛局擬與內地合作 助市民更快接受醫療服務

版次:A03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10月30日

【香港商報訊】記者戴合聲報道:施政報告提出會在粵港澳大灣區醫療機構為港人策略性採購醫療服務。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昨日表示,希望通過與內地高質素的醫療機構合作,令市民更快地接受醫療檢查或治療。他說初步構思在策略性採購上,會先從低風險項目手。另外,他說政府的責任是建立友善政策,讓科學家或研究人員選擇香港,令藥物產品走得更快、更前。

盧寵茂昨日在電台節目上表示,當局希望善用跨境合作,在一些高質素的醫療機構,考慮將在香港輪候時間比較長的項目,透過合作模式,令市民可以快些接受醫療檢查或治療。他說基於以往長者醫療券在港大深圳醫院使用的經驗,以及疫情期間醫管局病人覆診支援計劃,已有使用內地的醫療服務,形容水準非常高。

先從影像檢查等低風險項目手

他介紹說,當局初步構思在策略性採購上,會從低風險的項目手,例如影像檢查、低風險診症或治療等,循序漸進地慢慢推行。他稱在流程上及做完檢查後的報告,牽涉病歷流通的問題。他稱當局將這些關卡打通後,會盡快推出策略性採購幫助市民,減低輪候時間。

他又說會繼續加強內地與香港醫療人員的雙向培訓及交流,更說「大灣區人才交流計劃」的成效很好,希望可以將此進一步擴展至內地其他城市,如上海、北京等。

盧寵茂又說,新冠疫情或新發病出現,需要研發新藥物及疫苗等,都是通過快速的研究進行。他提及過去十多二十年藥物的發展很快,在醫學研究上,對疾病的原理有更多了解,如乳癌過往看成是腫瘤,但不知道某些乳癌原來是因為基因突變;如能針對基因突變,治療效果會更好。他稱藥物研究不是由政府去做,而是需要很多方面協作及資金,政府的責任是建立友善政策,讓科學家或研究人員選擇香港,令產品走得更快及更前。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