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四方向提升國際航運中心地位

香港全力打造綠色智慧港口

版次:A01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12月21日

【香港商報訊】記者唐信恒報道:中央政府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為落實國家這一策略,特區政府昨日公布《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行動綱領》(下稱「行動綱領」)。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在諮詢香港海運港口局與海運及港口業界不同組織和人士意見後,制定支持海運與港口業發展需要的四個方向、十大策略,並提出32項具體行動措施(見表),希望全面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保住港口吞吐量及鞏固區域中轉樞紐角色和地位。行動綱領明確,增強香港港口競爭力,全力打造綠色智慧港口,打造智慧物流樞紐。

「香港憑優越的地理位置、制度上的獨特優勢、自由的經濟體系及豐富的國際商貿經驗,絕對有充分條件作為世界首屈一指的國際航運中心。」林世雄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提升香港港口的競爭力,加快香港高增值航運服務業群的發展,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

發展高增值海運服務

據介紹,行動綱領的四個方向為:增強港口競爭力,發展高增值海運服務,加強宣傳香港海運品牌和培育人才,以及強化香港海運港口局的支援。

行動綱領指出,香港港口業必須積極努力發掘新機遇,保住吞吐量和鞏固區域中轉樞紐的角色和地位。要保住香港的港口業務,必須推動國際航運中心的發展,全力打造香港成為綠色智慧港口,並從「船」「貨」「地」三方面入手,全方位引領全球各地貨源透過船運使用香港港口,共同應對全球航運業為達致零碳目標所帶來的挑戰。

為此,當局將研究為本地船舶和遠洋船提供綠色甲醇和其他潔淨能源加注的可行性,並計劃於2024年公布行動綱領,建設加注設施和供應鏈,並培養專才,確保他們具備相關技術專業知識,並了解全球減排的最新發展。

推動數字化改善貨物處理流程

為保持港口營運的可持續發展和競爭力,行業需要推動數字化和智能化以改善貨物處理流程和提升效率。行動綱領表明,政府將繼續積極發展智慧港口,通過數字化港口社區系統來促進海運及港口業的數據互聯互通和共享,進一步提高營運效率,提升港口整體競爭力。明年會啟動和完成檢討遠洋船和內河船須向政府繳付的港口設施或許可證費用,以保持港口的競爭力以及對業界的吸引力;亦將繼續與大灣區和內地其他城市加強物流合作,便利貨物經香港中轉出口或進口。

事實上,政府一直致力推動高增值海運服務發展,打造香港成為領先的國際航運中心。2020至2022年期間,政府先後為船舶租賃、海事保險業務、船舶代理、船舶管理和船舶經紀業務推出一系列稅務寬減措施,有關措施初見成效。

從明年起,當局將研究在包括大宗商品貿易在內的重點海運商業領域推行稅務寬減,引入新的稅務扣除安排以取代船舶租賃稅制下20%寬減稅基優惠,並成立專責小組研究針對大宗商品貿易稅務寬減以及「稅基侵蝕及利潤轉移」相關的稅務議題。

設專責小組吸引投資開創商機

行動綱領又指,當局會優化船舶註冊服務,並適當應用數字化技術,簡化相關流程以更便利船舶註冊。此外,當局亦會對內對外、多管齊下,加強宣傳和推廣香港海運品牌,透過不同渠道引入企業、貨流和人才。明年起設立跨部門專責小組,加強外展工作、吸引投資、為香港的企業開創商機,定期檢討工作成效,以調較宣傳策略。

「行動綱領為香港海運及港口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重要和明確的方向。我們會與香港海運港口局攜手合作,按行動綱領的策略和建議行動,與海運及港口業持份者分階段推進各項行動策略。我們亦會持續檢視有關策略的推行進度以及成效,以確保訂立的策略能夠應對市場變化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林世雄續說。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