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科技強國建設

研發人員全時當量世界首位

版次:A07来源:香港商报    2024年09月19日

【香港商報訊】據新華社消息,國家統計局18日發布的新中國75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顯示,1991年以來,中國按折合全時工作量計算的研發人員總量(又稱「研發人員全時當量」)增長了10倍,2013年超過美國,2023年達724萬人年,連續11年穩居世界第一。上述數據是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國科技創新投入要素加速聚集的縮影。

財政科技支出穩步增長

報告指出,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國科技事業經歷了從「向科學進軍」到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到建設創新型國家,從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開啟科技強國建設新征程的壯闊旅程。

據統計,2023年中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規模達33278億元(人民幣,下同),比1991年增長233倍,年均增長18.6%。1985年科技撥款制度重大改革以來全國財政科技支出穩步增長,2012年和2019年財政科學技術支出分別邁上5000億元和1萬億元台階,2022年達1.1萬億元。

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

隨着科技創新投入增加,中國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據統計,1996年至2023年中國基礎研究經費年均增長18.7%,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空間科學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在載人航天和月球探測技術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移動通信實現了從2G跟隨、5G率先商用到6G技術引領的跨越。截至2023年年底,中國境內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401.5萬件,成為世界上首個有效發明專利數量突破400萬件的國家。

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不斷鞏固提升。2023年,中國(R&D)經費中企業資金達到2.6萬億元,2013年—2023年年均增長11.5%,企業資金佔全社會(R&D)經費投入75%以上,對全社會(R&D)經費增長的貢獻率常年保持在八成左右。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的穩步提升,為中國產業創新與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培育出一大批技術領先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領軍企業。同時,中國湧現出一大批擁有高速增長業務模式和巨大市場潛力的獨角獸企業。截至2023年底,全球1453家獨角獸企業中國有340家,位居世界第二位。

國際競爭優勢不斷形成

國際產業競爭新優勢不斷形成。2022年,中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7萬億美元,2012年以來年均增長4.5%;佔商品進出口貿易總額比重為34.1%,比2012年提高5.4個百分點。2022年中國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2.5萬億元,2012年以來年均增長9.1%;佔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比重為41.9%,比2012年提高8.3個百分點。近年來,中國在新能源技術創新和產品裝備製造方面建立起國際競爭優勢。中國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鋰離子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等性能指標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光伏組件和動力電池等新能源裝備關鍵零部件在全球市場份額已居優勢地位。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