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12来源:香港商报 2024年11月06日
【香港商報訊】美國大選正式投票,結果難以預測,但對貿易、稅收和利率將產生重大影響。信用保險公司科法斯報告指,目前來看,美國經濟過熱的形勢很可能進一步加劇。
報告指,現時白宮與國會山都是懸而未決,總統寶座將由幾個關鍵「搖擺州」決定,目前尚無明顯優勢一方。除總統之爭外,國會控制權亦成為焦點,共和黨僅需兩席即可以重掌參議院,而民主黨須淨增加四席才可奪回眾議院。最終是兩黨共同控制國會,抑或單一政黨同時控制兩院及總統亦未可知。報告認為,若共和黨特朗普重返白宮,或將掀起近年來最劇烈的保護主義政策浪潮,他主張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60%的關稅,對所有交易夥伴,無論是否為盟國,都普遍實施10%至20%的進口關稅。此舉不僅將大幅增加美國企業與消費者的負擔,更會嚴重干擾全球價值鏈。相比之下,民主黨賀錦麗傾向採取更具策略性與審慎性的貿易政策,主要針對特定領域施加限制,尤其是對中國的貿易。而貿易緊張形勢預計仍將持續,特別是在科技與能源領域。
赤字擴大再推高通脹
在財政政策方面,兩人分歧顯著,賀錦麗計劃提高企業和高收入群體稅率,同時為低收入家庭減免稅收。施政重點在於加大綠色基建和社會項目投資,致力於縮小收入差距。
至於特朗普則着眼延續並深化2017年的減稅政策,包括將企業稅率下調至15%。主張通過放鬆管制促進經濟增長,但可能會顯著擴大聯邦赤字,加劇經濟過熱風險。報告又指,兩位候選人主張的政策都涉及大規模公共支出,引發對通脹和利率走勢的擔憂。在家庭消費保持強勁之際,赤字擴大或會推高通脹水平,迫使美國聯儲局收緊貨幣政策,上調利率。
不過,即使存在這些風險,以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仍可保障美國在融資方面的優勢。但若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內聯儲局的獨立性受到挑戰,市場對美國貨幣政策的信心或會動搖,加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
特朗普關稅勁挫美消費力
全美零售商聯合會(NRF)一項研究顯示,如果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當選,繼而其新的進口商品關稅提案得以落實,美國消費者每年可能損失高達780億美元(約6084億港元)的消費能力。
NRF表示,美國零售商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產品和製造部件,這樣他們才能以實惠的價格為顧客提供各種產品。不過,一旦實施進口關稅,將進一步加劇對低收入家庭的影響,因關稅是美國進口商支付的稅款,最終會通過提高價格將成本轉嫁予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