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首季試行 信用卡不在其列
版次:A06来源:香港商报 2024年12月04日
阮國恒指,目前絕大多數騙案都是通過轉帳提走受害者的財產,線下銀行被騙的概率低。 資料圖片
【香港商報訊】記者王丹丹報道:金管局推出防騙新舉措「智安存」,銀行客戶可自願設定某一限額存款受到保護,當動用時需進行額外核實程序。「智安存」帳戶的存款可享有原來的利息和優惠。這一服務明年首季開始試推行,最遲明年底前20家零售銀行及8家數字銀行(前稱虛擬銀行)能全部完成落實。
新招涵蓋範圍包括零售銀行的個人客戶,並適用於支票、儲蓄及定期戶口的港元及主要外幣存款(包括聯名戶口)。客戶可自行指定受「智安存」保護的存款額。受「智安存」保護的存款,在客戶未取消保護前不能經任何渠道、任何方式轉出款項。須特別提醒的是,信用卡及貸款還款都不行。至於私人財富管理的客戶,金管局表示,有關戶口資產若有異動,相關工作人員一般會與其聯絡。
引入「預設不開通網上銀行平台」選項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指出,目前絕大多數騙案都是通過轉帳提走受害者的財產,線下銀行被騙的概率低。因應這種現象,金管局要求銀行向客戶提供「預設不開通網上銀行平台」的選項,銀行將於明年上半年起陸續向客戶提供相關服務。客戶若想取消這項服務,須親臨分行由銀行職員進行反詐騙相關的核實。
至於現有的「可疑帳號警示」機制,涉及的範圍將於12月8日起擴展至涵蓋自動櫃員機、存鈔機的交易。擴展後的機制覆蓋絕大部分市民的日常轉帳。市民在自動櫃員機進行轉帳,或在存鈔機存款時,一旦收款人的帳戶號碼與警方的詐騙搜尋器內高危的資料脗合,客戶將在確認交易前收到警示。
除上述新推出的措施,金管局亦回顧了近月其他措施及其成效。今年10月,發金管局出指引,要求發卡銀行於年底前讓客戶通過銀行的手機應用程式認證網上信用卡交易,取代一次性短訊密碼。數據顯示,此舉可減少近六成的欺詐比率。
首10月金管局接683宗詐騙投訴
對於業界關注使用Deepfake技術偽造影像作身份驗證,金管局表示,至今並未發現有騙徒利用深度偽造成功通過銀行開戶或高風險交易的身份驗證,但會繼續密切關注相關詐騙手段,並鼓勵業界利用金管局與數碼港合作推出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沙盒」(GenA.I. Sandbox)試用更先進的Deepfake偵測技術。
另外,今年首10個月金管局接獲與詐騙相關的投訴達683宗,按年下降35%,金管局表示,數字仍處於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