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2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1月01日
放射科專科醫生、團結香港基金顧問 劉仲恆
貿易的本質就是通過交換的方式,拿手頭上的東西換取自己正需要的商品或服務,以滿足生活的需求。跟遠古時代以物易物的做法相比,雖然現在的貿易已變得相當複雜,但本質上卻沒有太大的改變。因此,要做好生意,就得提供別人缺少且想要的東西。
港在綠色金融方面有優勢
全球都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中東和北非地區也不能例外。然而,跟東亞和太平洋島嶼等其他地區相比,中東和北非地區在氣候融資方面接受程度極低。以2023年為例,該地區只獲得綠色氣候基金、氣候投資基金、全球環境基金,和他們旗下基金全球累計融資額的6.6%。從1992到2023年這段期間,中東和北非只累計獲得了244億美元的資金,屬於全球比例最低的地區。
那麼,中東和北非地區正需要的東西,我們香港有能力提供嗎?筆者認為,答案是肯定的。為了助力國家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戰略目標,香港正積極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早在2022年3月,由相關政策制定部門與金融監管機構共同組建的綠色及可持續金融跨機構協調督導小組便已成立。該小組致力於推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確保其規範、有序地進行。通過跨部門的合作與督導,力求在金融領域實現更加環保、可持續的目標。此外,已公布的香港碳市場機遇的初步可行性評估,認為香港與內地緊密聯繫,可促進環球資金流入內地碳市場。我們利用國際自願碳市場組織經驗和金融專業知識,為香港、內地及海外買家提供透明的自願減排量購買平台。所以,香港在綠色金融方面是有優勢的。
商業可向中東和北非拓展
既然中東和北非地區在獲得氣候融資方面水平偏低,而我們在綠色金融方面又擁有優勢,這就是個一拍兩合、容易促成交易的好機會。我們尚缺一個「切入點」,現在這個切入點也出現了。較早前,香港金融管理局跟卡塔爾中央銀行在多哈舉行雙邊會議,目的是要加強兩地在金融服務方面的合作。卡塔爾是全球企業投資者最喜愛的目的地之一,很多想要在中東和北非地區投資的企業,都會視卡塔爾為中東經濟的門戶。筆者看過「科爾尼2023年外商直接投資信心指數」,卡塔爾排名第21位,相當不錯。因此,金管局跟卡塔爾央行合作,就好比建立起一個平台,可以直接促進兩地金融市場的交流和互聯互通。
另一方面,還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中東和北非地區國家經濟多樣化,擁有豐厚石油收入的國家,常常沉浸在經濟的繁榮之中。若這些國家在氣候融資領域遭遇難題,香港的綠色金融實力將能提供有力的支持與協助。在同一地區,還存在許多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的國家。這些國家不僅在氣候融資方面有需求,而且在諸多其他領域也亟需香港提供金融、投資和製造業等方面的支持與援助。對於本港的商家而言,中東和北非地區極有可能成為他們商業拓展的下一個藍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