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全年累升3012點 收市力守2萬點

港股否極泰來終止四年連跌

版次:A08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1月01日

恒指於2024年扭轉過去連續4年的跌勢,全年升3012點或17.7%。

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預期2025年上半年港股仍由政策推動。

富途證券首席分析師譚智樂預期,港股全年波幅介乎18000點至26000點,最終表現須視乎公司業績。

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表示,踏入2025年,利好港股的主要因素就是中央「刺激」政策。

陳志華認為,互聯網券商的出現加劇了證券業界的競爭,導致傳統券商更難以經營。

2024年,受惠於中央接連出招「托市」,香港恒生指數扭轉過去連續4年來的跌勢,全年升3012點或17.7%,昨日收市力守2萬點,報20059點。有分析稱,中央政策「組合拳」及美國對華潛在徵收額外關稅,將成為左右2025年港股的「推拉因素」。香港商報記者 鄺偉軒

除恒指外,2024年國企指及恒生科指亦錄得雙位數升幅。其中,國指全年收報7289點,升1521點或26.4%,跑贏恒指及恒科指;而恒科指全年收報4468點,升703點或18.7%。至於藍籌股方面,小米(1810)表現最突出,全年飆逾1.21倍。

中央「組合拳」推升港股

2024年港股焦點,首推9月份中央「組合拳」推升港股。加上美國於9月18日開啟本輪減息周期,恒指由9月11日的16964點,一路抽升至10月7日的全年高位23241點,不到1個月之內累升6277點或37%,期間更驚現單日市場成交一度創出6204億元新高。

港股大時代乍現、漸見散戶「問Number(股票號碼)」之際,亦出其不意發生了「股災」:10月8日,恒指急跌2172點,創歷來最大單日點數跌幅。惟其如此,2024年港股仍可用「先苦後甜」來形容。

1月,恒指延續2023年底之弱勢,首3周由17000點左右直插至1月22日的全年低位14794點。正當市場高呼「港股低處未算低」,恒指從15000點水平緩步升至16500點,並於5月底至6月初,在中證監推出5項措施支持下,跳升至19300點左右,其後截至9月中央祭出「組合拳」之前,恒指一直在16000點以上整固。

今年股市仍將由政策推動

「左右2024年港股的最直接因素,在於憧憬經濟好轉及中資股估值向上修復。」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指出,除了政策因素,美國減息亦是推升港股的非主要因素。他強調,政策因素仍未完全反映,預期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況仍將由政策推動。

富途證券首席分析師譚智樂形容,2024年港股是「波動市」,「但受惠估值偏低,資金年內由高息股『換馬』至增長價值股,加上市場對港股信心慢慢恢復,以致年內造好」。他預期,踏入2025年,港股全年波幅介乎18000點至26000點,最終表現須視乎公司業績而定。

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認為,踏入2025年,利好港股的主要因素是中央的「刺激」政策,「若有大規模財政政策,相信可扭轉市場信心,當前市場面對的不是流動性及資金問題, 而是信心問題,要靠中央的政策才可促進信心。」

關稅及美息走勢影響後市

「目前,美國潛在徵收中國產品關稅對港股影響實難估計。究竟幾時加,加幾多,步伐如何?內地有何反制措施?這些通通未知。」溫傑認為,與2018年第一次中美貿易戰相比,經歷疫情以及當前內需轉弱,若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國總統後,如市場估計般向內地產品加徵60%的關稅,對股市的衝擊將遠較2018年為大。

除中美貿易戰2.0外,另一個影響港股的因素就是美息走勢。伍禮賢認為,雖然市場已預期2025年美國的減息幅度由原先的1厘下調至0.5厘甚至不減息,「唯一旦美國掉頭加息,將對市場產生較大的衝擊。」

券商倒閉現象會持續嗎

港股近年拾級而下,雖然2024年止跌,但在中央打出政策「組合拳」前,港股成交長期低迷,不少券商、尤其是經營「以數十年計」的老牌券商,捱不住股市交易數碼化的浪潮而結業。有分析認為,踏入2025年,券商倒閉現象仍將持續,預料數目與2024年相若。

捱不住股市交易數碼化浪潮

據坊間統計,2024年約有30至40家券商結業。而在結業的券商名單當中,除了香港本地券商,亦有來自內地的券商。分析稱,券商結業的原因,除了因為近年港股市況低迷,更由於近年股票交易轉趨數碼化,不少老牌券商未有因時制宜,追上潮流,最終在時代的洪流中消失。

「所謂不進則退,不少券商未有做好本業之餘,亦不願開拓新業務,加上合規成本增長,以及監管機構收緊孖展借貸指引,以致經營惡化。」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會長陳志華認為,互聯網券商的出現加劇了證券業界的競爭,加上通訊方式一路演進,一般散戶透過網上收看報價,導致傳統券商更為難以經營。

陳志華估計,2025年仍有約40家券商結業,「但所謂『一雞死、一雞鳴』,相信仍有新的券商因應近月市況好轉而開業」。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