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賺22869元為疫後表現最佳

強積金去年回報率9.3%

版次:A01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1月04日

▶華夏基金(香港)國際業務主管蔡玉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

【香港商報訊】記者林德芬報道﹕2024年環球股市造好,本港打工仔個人強積金(MPF)也有不俗進帳。強積金顧問GUM昨日表示,截至去年12月27日,強積金人均回報逾9%,即每人平均賺得22869元,為疫情之後最多一年,回報率亦較2023年的3.5%明顯上升。至於今年,由於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市況或不容樂觀,美股估值高企宜提前減倉;市場亦憧憬內地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與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下,中央會繼續出台增量政策,港股及A股可給予關注。

三大資產類別

指數均錄正收益

2024年,強積金整體表現優於往年,GUM強積金三大資產類別指數均錄得正收益。截至去年12月27日,「GUM強積金綜合指數」回報9.3%,報246.5點;「GUM強積金股票基金指數」升14.2%,報335.4點;「GUM 強積金混合資產基金指數」升7.6%,報247.5點;「GUM強積金固定收益基金指數」上升2.3%,報128.5點。

GUM指,從去年初至12月27日,人均賺22869元,為2020年之後最多的一年。若單計12月份,強積金人均則蝕874元。GUM常務董事陳銳隆表示,去年MPF錄得正回報,主要受惠環球股票造好,其中美股、日股以及追蹤指數的港股基金回報率都有20%;俗稱「懶人基金」的預設投資策略,當中核心累積基金回報亦有10%。

今年上半年回報料有4%至5%

陳銳隆認為,去年MPF的升勢將延續至今年首季;往後則需時觀察。若以目前強積金總資產配置,即美股基金佔比25%及港股21%等來計算,預計今年上半年MPF整體仍可錄得4%至5%的回報,但MPF成員須留意地緣政治及中美經濟活動等走向,並避免將投資集中於單一市場。

華夏基金(香港)國際業務主管蔡玉接受商報記者採訪時指,預計2025年投資風格偏向保守。股票市場中,美股估值高企應提前減倉,將資金分散至全球其他市場。債市方面,考慮到全球利率環境的不確定性,長端債券價格波動風險較大。因此,該行傾向於持有短久期債券。

值得留意的是,GUM報告顯示,過往3年強積金淨轉換額按年攀升。2024年年初至11月已達463億元,按年升38.8%。GUM策略及投資分析師雲天輝表示,這顯示越來越多MPF成員更積極主動管理強積金。

學者倡上半年配置保本產品

至於2025年MPF部署,陳銳隆表示,建議臨近退休的MPF成員將80%資產配置於保守基金,風險承受力高者則可將資產中80%配置於股票基金。他進一步指,高風險投資者可首選美股,其次為港股基金;中風險成員則可考慮俗稱「懶人基金」的「預設投資策略(DIS)-核心累積基金」,亦可考慮配置「混合資產基金」;至於低風險的成員可將資產配置在「保守基金」和「債券基金」。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接受記者訪問時建議,MPF成員宜於2025年上半年將資金分配到保本產品,如分配到投資於存款、美元存款等相關基金,以收息為主的基金,待美股出現明顯調整後再觀望下半年是否適合入市。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接受商報記者訪問時稱,作為長遠投資,MPF資產配置應視乎MPF成員年齡來決定,年輕且進取的成員可將大部分資產配置於股票上,相反即將退休者則可考慮將較多資產配置於定息產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