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8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1月04日
新書首發式現場。記者 林麗青攝
【香港商報訊】記者林麗青報道:1月3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客座教授、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王達的新書《「前海模式」:改革、開放、創新與中國式現代化》首發式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舉行。
前海是中國式現代化最有代表性、最具典型意義的鮮活案例之一。「前海模式」是高質量發展的「新三大法寶」——改革、開放、創新的生動實踐。作為新時代國家級重大戰略平台,前海如何更好「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是一個重大而現實的課題。在此背景下,鄭永年及其團隊從制度創新驅動發展、中央與地方聯動、現代服務業新體系建設、深化深港合作以及前海新城建設等方面出發,按照「理念—政策—效果—比較—展望」研究和敘事思路,全方位分析「前海模式」的特點、亮點、探究可複製和推廣的發展經驗,並深入闡釋如何利用「新三大法寶」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全國其他地區的高質量發展乃至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和借鑒價值。
鄭永年在新書首發式上做主題演講。他表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要率先實現現代化,「前海是特區中的特區,深圳引領全國,那麼前海就要引領深圳的發展,這就是『前海模式』的意義,也是我們寫這本書的初衷。」
未來中國式現代化應該怎麼走,鄭永年分享道,發展是硬道理,如何發展?要堅持改革開放,同時要適度地「去監管」。鄭永年指出,在推進「去監管」方面,前海可以發揮更大作用。「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就像深圳剛開始發展起來的時候一樣。」鄭永年建議在上海張江、杭州、蘇州、深圳前海、珠海橫琴等不同地區發展不同類型的科技創新特區,「若不以此為突破口,我們將會在正在發生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處於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