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生效三年 影響力不斷提升

中國香港已正式申請加入

版次:A05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1月10日

杭州非遺年貨節在杭州市上城區開市。 新華社

【香港商報訊】記者張麗娟報道: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9日稱,《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實施三年來,吸引力和影響力正不斷提升,2024年前11個月中國與RCEP其他成員貨物貿易額已達1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4%。

何亞東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2024年中方擔任RCEP非東盟方輪值主席國期間,全力推動RCEP達成新成員加入程序。目前,中國香港、斯里蘭卡、智利已提出加入RCEP的正式申請,還有一些經濟體對加入RCEP表達了濃厚興趣。

何亞東表示,RCEP進一步放寬了區域內貨物、服務、投資等市場准入,域內營商環境更加優化,要素流動更加自由便利。2023年,RCEP區域貿易總額達5.6萬億美元;區域吸引綠地投資金額達2021年的2.2倍。

何亞東稱,RCEP生效以來,中國與RCEP其他成員的貨物貿易佔中國進出口總額的比重保持在30%以上。2023年,中國與RCEP其他成員貨物貿易額達12.7萬億元,比2021年增長6.3%。

另據商務部官網發布消息,中國—馬爾代夫自貿協定和中國—新加坡自貿協定進一步升級議定書已於近日正式生效。對此,何亞東在發布會上介紹稱,服務貿易和投資負面清單,以及標準合作、數字經濟等新內容已成為中國新簽署自貿協定的「標配」。截至目前,中國已與30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23個自貿協定,下一步,商務部將繼續積極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持續高質量實施已生效自貿協定。

歐盟對華調查構成貿易壁壘

當天,商務部發布對歐盟《外國補貼條例》(FSR)相關做法進行貿易投資壁壘調查的最終結論顯示,歐盟委員會對華FSR調查中存在諸多不合理做法,對中國企業的產品、服務和投資進入歐盟市場造成限制和阻礙,對中國相關企業及其產品在歐盟市場的競爭力造成損害。鑒此,商務部依法認定歐盟FSR調查相關做法構成貿易投資壁壘。

商務部調查認為,FSR調查存在選擇性執法;FSR調查對「外國補貼」的認定標準模糊;FSR調查實際範圍龐大,給企業造成嚴重負擔;FSR調查程序不公開不透明,企業參與調查存在巨大不確定性;調查採取突襲檢查等執法手段明顯超出必要限度;FSR調查對「市場扭曲」等關鍵認定主觀隨意;調查中的不合理做法疊加舉證責任倒置和嚴厲懲罰,對中國企業參與調查形成巨大壓力等。

年貨節打造年味消費場景

「2025全國網上年貨節」已於1月7日正式啟動。何亞東表示,本屆年貨節既是商務部今年首場線上重點活動,也是春節申遺成功後的首場全國性網絡促消費活動,將持續到2月5日。與往屆相比,本屆年貨節首次採用「3+N」形式,聯動各地、各平台,圍繞春節餐飲購物、文娛旅遊等消費熱點,舉辦更多更具特色的消費活動,共同迎接蛇年新春。

總體看,本屆年貨節呈現四方面特點:更加注重品質消費,更好展現非遺文化,更多引入全球好物,更深促進融合消費。各地把促消費與文化傳播相結合,積極放大春節非遺效應,打造具有年俗年味的消費場景,讓消費者互動式、沉浸式體驗當地年俗。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