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國之大者」 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

福建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 趙龍作政府工作報告

版次:A06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1月14日

1月13日,福建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在福州隆重開幕。

盛裝出席的少數民族代表在仔細閱讀會議材料。

代表們認真聽取趙龍省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1月13日,福建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在福州隆重開幕。肩負着全省人民的重託,來自全省各條戰線、各行各業的538位省人大代表,滿懷豪情、步伐堅定地走進福建會堂,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出席大會,依法履行神聖職責。

會上,福建省長趙龍代表福建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斯達

過去一年 在接續奮鬥中新福建建設取得新成效

趙龍指出,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福建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一年來,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增長3.9%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增長4.5%左右,出口預計增長5.3%,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分別增長4.5%、6.7%,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可實現全年預期目標;社會大局保持穩定,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建實踐取得新進展。

築牢實體根基,產業升級步伐加快。推動傳統產業「智改數轉」,搶抓大規模設備更新機遇,實施2205項省重點技改項目,技改融資專項規模擴大至近4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累計為9000多家企業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企業佔比保持全國第三。泉州、龍岩入選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廈門、泉州入選全國製造業新型技術改造試點城市。力促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海工裝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246項、總投資超2200億元。全球最大26兆瓦級海上風力發電機組下線,全球首條專注於中小尺寸高世代新型顯示的生產線建成投產。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效應持續放大,數字經濟增加值預計達3.2萬億元、位列全國第一梯隊。世界航海裝備大會、世界儲能大會成功舉辦,率先形成電動船舶全產業鏈,全國首個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地面試驗平台建成投運,海洋生產總值保持全國前列。

科技實力不斷增強,創新型省份加快建設。強化企業主體地位,企業參與省級科技計劃項目超600項,高價值發明專利增長23.8%,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1.4萬家,全社會研發投入預計超1200億元。強化科創平台建設,新建氫能產業聯合研究院、海洋領域省創新實驗室、寧德時代綠色超算中心,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8家、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4家。強化重大科技攻關,制定省技術創新重點攻關領域指導目錄,實施省「揭榜掛帥」、科技重大專項30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突破千項,13項成果獲國家科技獎,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原動力。

城市功能持續增強,區域協調發展取得實效。以中心城市為依託,加快推進強省會戰略,正式發布廈漳泉都市圈發展規劃,福州新區與平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加快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積極推動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率先實現全類型戶口遷移跨省通辦,城鎮化率達71.8%。以城市更新為抓手,開工老舊小區改造36萬戶,開工籌集保障性住房4.1萬套,新增公共停車位2.8萬個,新改建供排水管網2182公里,新建和改造提升福道930公里。4個項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福州入選首批城市更新示範城市,龍岩入選全國第四批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老百姓的生活又便利了許多,獲得感又充實了許多。

對口協作效果顯現,深度融入國家區域重大戰略。主動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閩粵港「跨境一鎖」快速通關模式落地實施,滬明、廣龍對口合作綜合成效突出。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閩寧協作考核連續6年為「好」,援藏援疆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深入開展新時代山海協作,首批103個重點項目加快推進、總投資350億元,「山海經」越唱越響,「共富花」越開越盛。

趙龍表示,過去的一年,福建發展之所以延續了新時代以來的良好態勢,新福建宏偉藍圖的戰略指引至關重要。十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福建省委正確領導下,全省政府系統始終牢記囑託、感恩奮進,一任接着一任幹,滴水穿石、久久為功,努力把宏偉藍圖轉化為美好現實。

新的一年 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

趙龍指出,福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這是福建的榮光,也是福建的動力源泉。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人民念茲在茲,對福建發展關心關懷,每到關鍵時刻、重要節點,都親自為福建把脈定向、指路引航,2014年為福建擘畫了新福建宏偉藍圖,2021年對福建提出了「四個更大」重要要求,去年10月回到福建考察時殷切期望福建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這一系列戰略指引,在目標方向上一以貫之、在理念要求上與時俱進,共同構成了新時代新福建建設的總綱領總遵循。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福建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緊扣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上奮勇爭先,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上作出示範,在提升文化影響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為功,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既強化整體布局、系統推進,又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持續打造先進製造業強省。抓布局,以風物長宜放眼量的定力抓傳統產業「智改數轉」,結合大規模設備更新,積極運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滾動實施1500個以上省重點技改項目,促進大企業自主轉、中小企業加快轉,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企業佔比保持全國前列。以快馬加鞭未下鞍的姿態抓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推動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突破30%;鞏固新能源汽車、電動船舶等全產業鏈優勢,積極發展電動飛機等新能源航空器,全面推進「電動福建」建設;建好廈門生物醫藥港等專業化園區,新建3個以上省級生物醫藥領域創新平台;聚焦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材料等重點領域,加快打造一批特色新材料產業集群。以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志氣抓未來產業前瞻布局,落實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打造「7+3+X」發展格局,積極培育氫能、新型電池、未來顯示、低空經濟、智能機器人等產業,建好福州、廈門、泉州3個省級人工智能產業園,加快建設未來產業先導區。

更大力度縱深推進改革。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繼續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先行先試領跑,突出具有福建特點的改革,創造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弘揚「鬆綁」放權精神,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國有企業考核評價體系。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持續推進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綜合改革,推動出台《福建省民營經濟促進條例》。深化完善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一縣一團」「一業一團」「一團服務一產業鏈」等方式,實現高位嫁接、人才下沉、精準服務。積極作為快跑,不等待、不觀望,不折不扣落實中央改革部署。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機制,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廈門綜合改革試點,形成更多首創改革成果。

更高水平擴大對外開放。鞏固拓展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重要通道功能,不斷提升對全球優質要素資源的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支持企業拓展全球市場,順應「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的時代潮流,深度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對接RCEP等區域合作。搭建海外服務平台,支持龍頭企業、特色產業、優質產品組團出海、抱團取暖,積極開拓東盟、中亞、中東、東歐、非洲、拉美等市場,尋找新機遇、闖出新天地。推動開放平台提檔升級,深入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深化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工作,支持廈門設立空港綜合保稅區,推動福州機場綜合保稅區(一期)項目封關驗收。深化海絲核心區建設,推動加密中歐中亞班列,更高水平建設「兩國雙園」、金磚創新基地、海絲中央法務區。促進外貿外資量穩質升,推動內外貿一體化,優化提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培育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服務貿易、綠色貿易、數字貿易。深入實施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落實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加強外商投資服務保障,辦好第二十五屆投洽會。

更優環境支持企業發展。聚焦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組織實施《福建省營商環境建設規劃(20242029年)》,全方位深層次建設更好的市場環境、法治環境、開放環境、政務環境、創新環境、產業環境、要素環境、社會環境,讓各類企業沐浴在陽光雨露中,近悅遠來,茁壯成長。促進公平競爭,持續清理廢除顯失公平的壁壘障礙,防止對微觀主體活動的不當干預。完善招商引資、招標投標、政府採購等各領域體制機制,健全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平台功能,確保各類經營主體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辦好中國(福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保護合法權益,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企業產權和自主經營權,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依法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行為。優化提升省一體化大融合行政執法平台,開展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嚴格規範涉企行政檢查。

趙龍表示,福建是經濟大省,有堅實的實體經濟,有多區疊加的政策優勢,承擔着先行先試的多重使命,殷殷囑託,猶在耳畔,唯有感恩奮進,方能不辱使命。要始終胸懷「國之大者」,自覺把各項事業放在全國大局中去謀劃去考量去推動,發揮福建所長、服務國家所需,奮勇爭先、再上台階,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

兩岸交流:融合有好處,統一是正道

趙龍在報告中指出,過去的一年,福建發揮獨特優勢,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步伐更大。

推動政策落地,累計爭取28家中央和國家部委、金融機構出台25份配套支持政策,省級層面發布45條融合舉措,首批121個閩台融合發展重點項目完成投資超千億元,廈門獲批實施台灣居民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擴大台胞參與,新增來閩實習、就業、創業台青3859人,新引進28支台灣團隊參與鄉建鄉創,閩台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走在前列。

落實同等待遇,新增直接採認台灣地區職業技能資格10項,上線台胞台企數字「第一家園」服務平台。率先實施台灣同胞定居落戶願落盡落,台灣居民居住證與大陸居民身份證社會面應用基本實現同等便利,更多的台灣同胞感受到了融合有好處,統一是正道。

密切經貿合作,設立大陸首隻由台商發起的兩岸產業投資基金,累計研製兩岸共通標準285項。新獲批8個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實現九市一區全覆蓋。新設台企戶數、實際使用台資規模居大陸第一。

趙龍表示,新的一年,福建將以更實舉措推進兩岸融合。堅決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加緊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服務祖國統一大業。

推動共建兩岸物流集散中心,支持廈門、平潭探索建設兩岸共同市場先行區城,建設廈合海運快件集散中心。

推進沿海地區與金門、馬祖通水通電通氣通橋,加密閩台客貨運航線,構建廈金、福馬「同城生活圈」,帶動更多台灣同胞以融合發展為共同事業,攜手打拚好日子。

打造情感交融的第一家園,發揮祖地文化優勢,加強閩台歷史文化研究宣傳,深入實施閩台歷史展示溯源工程,依法保護利用閩台關係檔案,建設世界閩南文化交流中心、媽祖文化中心、兩岸流行文化中心。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