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兩會:「科創」貫穿政府工作報告

版次:A11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1月17日

【香港商報訊】記者楊秀嶺報道:1月14日,天津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隆重召開,市長張工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着力加強科技創新協同和產業體系配套融合」「加快構建『載體+科技+金融+服務』產業生態」「暢通拓寬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市場化『握手』通道,更好為產業賦能」「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等系列表述貫穿政府工作報告。系列利好及機遇,引發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熱議。

天津科技創新蹄疾步穩

張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天開高教科創園「一核兩翼多點」布局持續拓展,實施升級版支持政策,註冊科技型企業累計超過2600家,組建天開九安海河海棠母基金等39隻科創基金。全國重點實驗室達到17家,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20項,華海清科高端集成電路拋光設備加速產業化,合源生物創新藥擴大臨床應用,國家超算互聯網平台上線運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均突破1.2萬家。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7.1%,航空航天、車聯網、信創等產業保持兩位數增長,專精特新「小巨人」、製造業單項冠軍分別增至283家、38家。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建設穩步推進,科技金融路演中心正式運行,首屆五大道金融論壇彰顯天津金融底蘊,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增長20%以上。

以科創開闢發展新賽道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着力統籌調動天津市高校、科技、企業、港口等各類資源,在項目研發、成果轉化、產業配套、供需服務等領域,與首都資源深度市場化合作。推動天開園突出重點、形成特色、集聚優勢,核心區要培育更多原創成果和領軍企業;「兩翼」要成為創新型企業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承載區;「多點」要統籌推動各具特色的創新資源密集區有序布點,重點建設醫藥健康、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產業集聚區。爭取再獲批10家以上全國重點實驗室。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協同高校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推進新工科等建設,完善職業院校與產業園區聯動、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適配等機制。着力構建支持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的「天使+創投+產業+併購」基金群,有針對性新建一批產業創新聯合體。

推進創新策源與成果轉化

南開大學高分子化學研究所所長、教育部功能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主任張望清說,首先,從人才培養上來看,過去主要是在學術上進行的碩士、博士的培養,現在是從專業上進行碩士、博士的培養,是為了滿足產業發展的需要而培養的;其次,從科研導向上來看,過去主要是以縱向的,國家課題為主。現在除國家的縱向課題研究,也在承接企業的橫向項目研發,而且將兩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再次,從支持現有的科技成果轉化來看,我們經過幾十年的研究,有一批科研成果賦權。也就是說,政府工作報告中「充分調動各類科研人員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賦予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經費支配權、資源調度權、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自主權」可以調動各方的積極性,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落地;最後,從支持科研人員的兼職和創業上來看,報告中「加快引育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支持科研人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到企業去兼職或創業,對科研成果的轉化和人才培養上都是有好處的。

從源頭保證科創與產業深度融合

天津石油學會理事長、原中海油渤海油田副總經理、總地質師薛永安說,當前,一些企業缺少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專利技術,而高校和科研院所擁有大量專利技術卻面臨產業化困難,核心問題在於缺少有效的橋樑紐帶。建議推動建立以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主要方向的科研立項制度,以產業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摒棄唯論文、唯職稱、唯榮譽思想,促進知識產權成果快速落地轉化,為技術找市場,為企業破難題。天津科技大學黨委書記白海力說,加強現代產業學院、卓越工程師學院等產科教融合新型人才培養平台建設,建強新工科教育研究推廣中心等平台,推動人才供給鏈與產業需求鏈精準對接。深化學科專業結構調整,超常規布局學科專業,建強服務產業特色學科群,組建學科交叉創新中心等平台,合力攻克重大產業技術問題。打造「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支持校企組建「科學家+工程師」創新團隊,從源頭上保證高校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緊密牽手

天津市第十五屆政協委員、天津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工業發酵微生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謝希賢說,面對政策帶來的機遇,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應敏銳洞察,緊密牽手,積極參與共建創新平台,探索構建長效合作機制,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攜手開創多方協同、共贏發展的新篇章。天津市政協委員、天津市數字經濟商會會長、中創時代大數據集團董事長呂鵬輝說,「政府工作報告有關『科創』的表述給予我極大鼓舞和激勵。我們中創時代大數據集團將牢牢把握機遇,加強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緊密合作,堅持科技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不斷推進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加強守正創新,注重人才培養,數字賦能合作,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中創時代招商碼逐步落地天津,輻射全國,將為解決天津招商一網通,企業服務一張網,政府服務一站式,助力統一大市場,為天津數字化招商、企業數字化轉型,員工數字化就業,市場數字化更新貢獻力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