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11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1月17日
【香港商報訊】記者相銘報道:「兩重」「兩新」政策持續加碼,為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內需注入新動能,然而市場對於民間投資和外商投資的信心仍略顯不足。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所長楊萍近日向記者表示,展望今年投資形勢,國家提前下達了今年部分「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和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以及加大了對「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的推進力度,這將為今年投資實現「開門紅」提供有力支撐。她坦言,過去一段時間,民間投資和外商投資確實不盡如人意,但相信經過政策不斷改進調整,民間投資會穩定向好,實際利用外資下滑的局面亦會逐步得到改善。
「2025年的一季度,從投資形勢來講,我們是比較樂觀的。」楊萍在中國記協舉辦的新聞茶座活動上指出,今年的工作不同於以往年份,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將更加注重提高投資的效益。她認為,中國提高投資效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投資亦始終會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綠色轉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等方面都蘊含着巨大的投資需求,其中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當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方面,要做較多工作。
放寬民間投資准入非「虛言」
談及市場對於民間投資和實際利用外資下滑的擔憂。楊萍回應稱,近段時間,民間投資和外資增長都不是特別令人滿意,但亦要注意到結構性分化明顯,如民間投資在房地產領域的開發投資下降很多,而從製造業來看投資增速還是非常好的。她直言,目前為止,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尚未看到企穩回升的態勢,但預計今年下跌幅度肯定會收縮。
楊萍強調,政府引導民間投資的有效引導帶動有助於提高整體投資效益,比如核電項目明確向民間資本開放。「剛才我提到的政策不是一句『虛言』,是真真切切在投資的針對性、有效性做了很多工作。」她坦言,當前已經看到了一些成效,下一步,也會不斷跟進和進行政策調整來促進民間投資穩定向好。
至於外資的問題,楊萍表示,中國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開放態度,是讓國際市場更多了解和溝通,更加相信中國的未來。尤其是在營商環境上,中國正在加強制度型開放,打造法制化、國際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並且對標國際一流的做法,相信對中國未來增長預期越來越好,目前的狀況會逐步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