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氫」裝上陣 中國前景可期

版次:A01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1月20日

目前國際上氫能應用仍然處於發展初期,但各國早就爭相研發氫能技術,截至2023年7月全球已有44國家設置氫能戰略圖。當中美國和日本起步最早,在1970年代全球性石油危機爆發後,便開始對氫能研究,希望藉此減低對化石燃料依賴,推動能源儲備多元化。

美國能源部在2002年就已發布《國家氫能發展路線圖》,早着先鞭推動氫能由理論研究轉向現實應用,於2004年啟動「氫能行動計劃」,隨後開始投資氫能及燃料電池項目,探索氫能在交通等領域的商業化應用。2022年美國能源部還制定了從2022到2035年的短、中、長期發展行動路線圖與時間表。

歐盟委員會在 2020 年也發布了《歐盟氫能戰略》和《歐盟能源系統整合策略》兩份文件,計劃未來10年斥資數千億歐元發展從製氫、儲運氫到加氫的全產業鏈,力爭到2050年將氫能在歐盟能源結構中的佔比提高至一成以上。例如知名的歐洲飛機製造商空中巴士便一直在研究利用氫氣作為航空燃料以至研發氫能飛機。

日韓大力推動氫能使用

日本和韓國亦正在大力推動氫能汽車和氫能的使用。當中,日本計劃以2040年為期,提升氫氣使用量到1200萬噸。日本豐田汽車更傾全力發展氫能汽車,豐田首款氫燃料電池電動車(FCEV)Mirai,目前保持着氫動力車最長續航里程的世界紀錄,滿箱5.65公斤氫氣可行駛多達1360公里,差不多一般電動車續航里數一倍有多。而日本川崎重工更在2024年生產出全球首部氫能電單車。

與海外地區相比,中國在氫能發展道路上其實起步已晚一些,直至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至2035年)》。這項國家級的首份頂層規劃文件,明確了氫能在中國能源及經濟發展中的三大戰略定位,即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規劃還提出中國在氫能產業發展的階段性目標,以及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2023年8月,國家標準委與發改委等6個中央部委頒布《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涵蓋氫氣製取、儲存、運輸、使用的全產業鏈條,標誌着中國氫能產業發展正式步入標準化建設和管理的新階段。

現時中國低碳氫能的商業市場尚在萌芽階段,前景可期,其發展有賴補助或政策誘因推動,政府方面可多多支持,讓中國氫能產業像中國電動車產業一樣,後來居上灣道超車。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