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大學生墮騙案損失180萬
版次:A04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1月22日
近期本港大學有內地來港學生被詐騙的案件,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強調,警方已與各大學加強合作。資料圖片
【香港商報訊】記者萬家成、李銘欣報道:針對近期本港各家大學有內地來港學生被詐騙的案件,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強調,警方已與各大學加強合作,共同製作宣傳短片與問卷,也通過舉辦講座和研討會、分發宣傳、發送電子郵件等不同渠道做好宣傳與教育,希望大學生加強警覺,了解詐騙手法。
警方已與各大學合作加強宣傳
李家超表示,電騙手法層出不窮,包括經過電話、電郵、社交媒體行騙,政府在這方面的宣傳多年來不斷加強,將最新的電騙手法告訴大家。在大學方面,尤其是近期看到一些嚴重的案件,警方和各大學在這方面都有加強合作。警方和大學共同製作了很多宣傳短片,包括一些問卷,令不同的大學生更留意和醒覺這些騙案的手法;亦有講座、研討會、宣傳單張,經過不同渠道,如電郵、社交媒體、群組等發放消息,這方面的宣傳和教育要不斷做。
對於早前有港大內地學生誤墮電話騙案,被騙走逾900萬元,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昨日率領多位高層與傳媒聚餐時回應稱,局方不時會與大學聯繫,了解新生狀況,知悉港大要求學生完成防詐騙問卷,局方建議院校向學生分享加強防騙意識,但不會強制要求大學採取措施。
嶺大疑遭冒充收集個人資料
立法會議員、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昨早在電台節目說,對於部分涉及內地生的騙案金額龐大,感到震驚和不幸,認為要嚴肅正視,不應在校園讓詐騙風氣蔓延。劉智鵬分析,內地生大多數透過中介申請來港,升學資訊、選科等都由中介代勞,當接觸到一些詐騙資訊,自己沒有思考過。他又透露,嶺南大學有內地生受騙,有個案涉及在本地社交平台冒充大學名義,收集同學、校友個人資料或聯絡方式,校方已經發出嚴正通知,提醒同學和校友提高警覺。
立法會議員、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尚海龍在同一節目說,對於騙案頻頻發生,家長都應質疑一下子給予子女太多錢是否好事。他續說,所有學生辦理簽證和入學時都要填寫監護人資料,校方應該透過有關資料接觸家長發出溫馨防騙提示,家長亦至少接觸校方或警方一次,以了解有關資訊。有關宣傳透過公衆人物參與,包括明星、體育名人等,更為有效。他又認為不太看好透過中介宣傳,一定要接觸真實的學生和家長。
議員:給予子女太多錢未必好
此外,警方昨日表示,一名22歲內地來港女大學生懷疑墮入假冒官員騙案,損失約180萬港元。據悉,這名女生去年8月接到懷疑騙徒電話,對方聲稱是入境處職員,表示女事主涉及一宗發生於廣西南寧的案件,需要檢查資產。對方及後指示女生在指定銀行開設銀行帳戶,否則會將她逮捕,女生遵從。其後騙徒要求女生轉帳保證金,女生信以為真,上月至本月期間,6次將共約港幣180萬元轉帳到騙徒指定的本地轉數快帳戶。其後騙徒失聯,受害人發覺受騙,於是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