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1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1月24日
【香港商報訊】記者相銘北京報道:日前出台的《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了公募基金、養老金、保險等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比例和規則。方案將給A股市場帶來何種影響?安邦智庫(ANBOUND)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魏宏旭對本報記者表示,此舉將帶來數千億資金增量,惟目前更多是情緒性影響,不能指望節前能帶來太多指數向上的動力。他說,中長期資金是A股市場「壓艙石」,使市場更穩定,「投」的因素增加,「炒」的因素在下降,這有利於市場環境改善和上市企業長期發展。
魏宏旭表示,據其個人測算,未來三年可能給A股市場帶來的保險、公募基金的增量資金約為每年4000億至6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社保基金、養老基金、企業年金增量每年約為千億規模。當然,這些資金不會即刻到位,而有一個逐漸增加的過程。
「長期來看,A股市場繁榮與否,根本性原因還是上市公司自身的發展。這不僅給投資者帶來資產增值的收益,也有利於中長期資本的穩定,形成投資回報的良性循環。」魏宏旭認為,相應的監管也應加強,A股圈錢現象有所收斂,市場結構有所改善,投資者信心正在逐漸恢復。這樣的背景下,作為A股市場「壓艙石」,中長期資金將使得市場更加穩定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