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1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6月07日
【香港商報訊】昨日,中國銀行於香港人民幣國際化論壇發布2025年《人民幣國際化白皮書》。在當天論壇上,一眾嘉賓均表示,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內聯外通的香港始終持續扮演着獨特的角色。
白皮書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中國香港人民幣外匯交易量增長59.4%,支付清算規模增長41.2%;新加坡人民幣外匯交易增長40.6%,英國人民幣支付清算規模增長45.6%。24個離岸人民幣中心的人民幣客戶匯款總量增長6.5%。
人民幣國際貨幣職能進一步提升
上述數據來源於中行對2280多家境內企業和1090多家境外企業進行問卷調查。白皮書從境內外市場主體的視角,反映過去一年人民幣國際化的新進展和新變化,主要體現為四大特徵:人民幣國際貨幣職能進一步提升;人民幣區域化更加扎實;離岸人民幣市場深度和廣度進一步改善,人民幣產品和服務對離岸市場的覆蓋水平進一步提升;境內外企業對以本幣結算為基礎的多邊合作持較積極態度。
另據金管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債券已超過1萬億元,較香港的整體存款還要多。局方表示,過去三年,中國內地和國際貿易當中,使用人民幣的佔比從15%增至約30%;經香港銀行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也從2021年的7萬億元增長至去年的15萬億元。
陳茂波提三方向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在當天論壇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致辭時談及香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三個方向:
一是提升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包括持續發行不同年期的人民幣債券,加快將人民幣櫃台納入港股通南向通,吸引更多人民幣資金流入香港市場。
二是優化離岸人民幣的金融基建。特區政府會持續優化清算服務及託管系統,並加快推動與內地快速支付系統的互聯,便利資金流動。香港亦積極推進央行數字貨幣的應用場景。
三是豐富人民幣投資和風險管理產品,在供給端,特區政府支持金融機構開放更多元化的投資產品及風險管理工具,以滿足市場需要。
他表示,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市場對人民幣相關計價資產的需要增加。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意味着國家在一定程度上逐步擴大金融市場的開放。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是國家金融對外開放的試驗田、防火牆,處理全球80%的離岸人民幣支付,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未來,香港將持續扮演獨特角色,全力建設更豐富多元的離岸人民幣生態及穩健可靠的基礎設施,為國家高質量發展、全球貿易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發揮更大貢獻。
張輝:人民幣國際化迎來新機遇
中國銀行副董事長、行長張輝致辭指出,當前人民幣正在成為推動國際貨幣秩序變革的重要力量,這既是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信心,也是對社會公平包容和實際社會體系的期待。隨着全球經貿形勢和貨幣體系的深刻變革,人民幣國際化正迎來新一輪歷史機遇。
他表示,中行作為持續經營時間最久、全球化和綜合化程度最高的中資商業銀行,持續擔當服務人民幣國際化的先行者,在構建全球領先的人民幣服務體系、織密高效安全的人民幣清算網絡、夯實豐富活躍的人民幣離岸市場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面對全球市場主體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期待,中行將持續助力產業布局與金融賦能協同、區域合作與重點領域協同、國際金融中心與離岸人民幣市場建設協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取得更大進展。
今次論壇由中國銀行在香港舉辦,除陳茂波、張輝之外,中聯辦副主任祁斌、柬埔寨央行副行長拉索萬諾拉、香港金管局助理總裁許懷志等出席現場活動;中國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局局長周永坤、匈牙利央行副行長維拉格·鮑爾瑙巴什亦視頻致辭。來自政府部門、監管機構、其他金融機構的300餘名代表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