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要對接好汽車新時代

版次:A02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6月13日

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迎來爆發式增長——去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超過1700萬輛,預計今年將突破2000萬輛,每售出四輛新車就有一輛是新能源汽車,其中中國首四個月出口量高達64萬輛,出口地橫跨170個國家及地區。在昨舉行的2025國際汽車及供應鏈博覽會,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出,香港須繼續從鞏固融資市場、堅定發展創科及領航綠色產業三方面發揮優勢,協助企業開拓新能源車產業商機,歡迎全球汽車企業來香港投資興業,共同開拓綠色智慧出行的康莊大道。踏入汽車新時代,香港要積極對接,特別是發揮好「內聯外通」優勢。

香港憑藉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能夠給予新能源車提供融資和海外推廣服務。遠至比亞迪汽車,近至蔚來、理想、小騰等新能源車企,以及作為汽車電池龍頭的寧德時代,皆選擇來港上市,體現對香港蓬勃和全鏈條的籌融資市場、高質量金融服務的認可,強化其「香港集資以支持國際拓展」的戰略。最新數據指,香港今年上半年重奪全球IPO第一寶座,當局須掌握好這個大趨勢,持續優化公司遷冊與上市制度,吸引更多新汽車相關企業來港落地,形成「產業 + 資本」雙輪驅動的良性循環。

香港的創科研發實力日益增強,正為未來汽車產業注入新動能。政府近年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與新型工業化,透過「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吸納人工智能、智慧駕駛、電池材料等重點企業落戶,能夠與本地五所全球百強大學與科研機構形成協同效應,對接大灣區製造業資源,打造從研發到應用的產業閉環。本屆國際汽車及供應鏈博覽會紅旗展示的「飛上天」的汽車也是一大焦點,一次充電可空中續航200公里,引來坊間熱烈關注,若這類創新車型日後能在港進行技術測試與認證,有望香港創造高端技術驗證與標準平台。未來,香港可朝自動駕駛導航系統、智慧感應平台及車路協同等關鍵技術領域率先突破,有助粵港澳大灣區晉升為汽車科技創新的策源地。

香港在綠色產業具備先行優勢,逐步躋身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領航風向。本港電動私家車已佔新登記車輛七成,領先全球多個發達地區,當局並持續推動電動車普及,投入3億元推出新計劃,資助私營機構安裝高速充電設施,並正推出電動的士、氫燃料電池巴士等新型交通工具。政府可進一步善用這些智慧綠色交通的先利條件,加快規劃與建設智能泊車系統、氫能加氣站等設施,並引導新一代交通工具與城市空間融合,實現低碳交通與可持續城市設計的雙贏。同時,隨着自動駕駛技術演進,香港須及早建立配套法規。現時多數車輛僅達L2或L3級別,司機仍需隨時接管;未來若邁向高度自動化,法律責任將會非常複雜,本港宜借鑒先進經驗和標準,完善法規,為智慧交通發展提供制度支撐。

展望未來,香港應明確新能源汽車的新產業策略定位,依據《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明確提出要加強支持新能源汽車這一類具策略性的新興產業發展。要用好「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深化與內地及國際產業的對接,有條件發揮「出海跳板」與「境外窗口」功能,吸引眾多龍頭車企來港拓展業務,在汽車行業實現兩地創科深度合作的「橋頭堡」,打造香港經濟的新引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