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債券 國際競爭力持續擴大

版次:A03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7月09日

【香港商報訊】記者鍾俠報道:債券通推出8年以來,境外機構投資中國債券規模從不到1萬億元,升至約4.5萬億元人民幣,人民幣債券相繼納入全球三大國際債券指數,標誌着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債券市場發展的認可;與此同時,隨着內地財富快速積累,內地機構加大海外資產配置,「南向通」通過香港平台投資海外的增長潛力亦越來越大。

在「債券通周年論壇2025」上,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指,截至2023年底,全國社保基金規模已達4000億美元,實施3年的個人養老金制度參保人數突破6000萬,預計2030年規模將達1萬億美元。隨着內地機構加大海外資產配置,「南向通」通過香港平台投資海外的增長潛力巨大。他指,金管局與人行等監管機構過去一年持續完善債券通生態系統。除南向通擴容外,30年期利率互換合約上周也已在「互換通」上線,而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作參考利率的合約,數月內可推出。

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人行公布多項債券通優化擴容措施,為債券通注入新動力,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取得人民幣流動性支持,提升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競爭力。她表示,近期圍繞美元資產全球主導地位的討論再次升溫,投資者正加速資產重新配置來分散風險,人民幣國際化正逢其時,而香港要把握機遇,包括增加一級市場固定收益產品發行及豐富人民幣產品供應,持續推進將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期待國債期貨能盡快推出、走完最後一公里。

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認為,隨着全球投資者日益尋求多元化和增長空間,內地債市未來數年有巨大增長機會。中國不斷擴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全球資本正以熱情回應。今年以來,債券通繼續呈現強勁增長動能,前5個月日均成交額逼近470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啟動時激增30倍。她指,債券通已成為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債券市場的首選渠道,充分體現全球市場與中國在岸市場互聯互通的強勁需求。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