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全球三成儲備機構減持美國資產

版次:A06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7月09日

瑞銀的調查顯示,美元的地位已開始有所動搖。 資料圖片

【香港商報訊】瑞銀資產管理一項對全球逾60家儲備管理機構的調查顯示,在近期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變遷推動下,美元和美國國債的信心面臨考驗。近30%的受訪儲備管理機構表示,他們已經減持或計劃減持美國資產。

美元上半年勁瀉逾一成 人民幣看俏

據路透社報道,美元兌全球主要貨幣今年上半年累計下跌10.7%,是52年來最大半年跌幅。

瑞銀資產管理全球主權市場策略及諮詢主管卡斯特利(Massimiliano Castelli)表示,80%的受訪者預測美元仍將是世界儲備貨幣,同時觀察到更大的多元化趨勢。

歐元最常被引用為替代品,對人民幣的情緒也在改善。在過去一年裏,美元是央行拋售最多的貨幣,而歐元則是增持最多的貨幣。

儲備管理機構開始質疑,是否有必要僅依賴美元作為避險資產,或者是否也應該依靠德國國債等其他資產。這是一種新的變化。

調查顯示,未來一年,淨6%的受訪央行計劃增加歐元持倉,而人民幣則以淨25%的比例位居榜首。此外,加拿大元、英鎊和日圓也受到部分央行的青睞。

瑞銀稱,歐洲若不進行結構性改革,其金融市場復興可能非常短暫。相比之下,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在近年來穩步推進,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倡議和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支持下,其作為儲備貨幣的吸引力正在增強。

調查同時顯示,約35%的受訪儲備管理機構認為,美國可能會要求其盟友將中長期債務轉換為超長期零息債券等其他金融工具。這種設想反映了全球央行對美國債務管理策略的擔憂,也進一步加劇了對美元長期穩定性的質疑。29%的受訪儲備管理機構表示,鑒於近期形勢發展,他們計劃在未來減少對美國資產的投資。

三分二儲備經理憂聯儲局獨立性

此外,74%的受訪機構提到,特朗普政府對貿易和國際聯盟政策的潛在影響已經取代地緣政治,成為主要風險。調查顯示,高達三分之二行儲備經理對聯儲局的獨立性表示擔憂。他們認為,政治干預可能削弱聯儲局制定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從而動搖全球金融市場對美元的信心。

調查還揭示了全球央行對美國法治環境的擔憂。近半數受訪者認為,美國的法治可能會惡化到足以對其資產配置產生重大影響的程度。作為全球最大的債券市場和儲備貨幣發行國,美國的法治穩定性一直是吸引全球資本的重要因素。然而,特朗普政府國內政策的不確定性,讓外界開始重新評估美國作為避險資產的目的地地位。

黃金成央行第二大儲備資產

在動蕩的全球環境中,黃金繼續成為了全球央行的主要配置目標。52%的受訪央行表示,計劃在未來一年增加黃金持倉。67%認為在未來五年,黃金是表現最好的資產類別,而2024年的調查中只有21%的人認為黃金是表現最佳的資產類別。

自2022年年底以來,金價已經上漲超100%。在俄羅斯的外匯儲備被凍結後,各國央行購金速度明顯加快。這一趨勢也使得黃金超過歐元,成為僅次於美元的第二大央行儲備資產。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