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宏興履新市建局首晤傳媒

局方資產淨值436億財政穩健

版次:A02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7月19日

蔡宏興上任市建局行政總監後,首次與傳媒見面,並談及未來工作重點。 記者 崔俊良攝

【香港商報訊】記者李銘欣報道:昨日,上任約一個月的市建局行政總監蔡宏興首次以新身份見傳媒,並稱以前任職私人發展商的經驗令他更具市場觸覺,可更好掌握推進項目的速度。他透露,市建局現時資產淨值達436億元,包括200億元現金流,加上政府上月「送」的兩幅地,令市建局財政穩健,若有合適項目會繼續啟動,亦會考慮在市場上再次融資。

上月15日履新的蔡宏興,之前任職華懋行政總裁7年,並曾任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及香港城市設計學會會長。他表示,以前在私人發展商工作是以為股東創造最大利益為目標,現在除了要達到收支平衡外,還要顧及社會責任,符合大眾期望,配合政府推動香港成為宜居城市的政策。市場千變萬化,過往經驗令他更具市場觸覺,可更好掌握推進項目的速度。

蔡宏興強調,早前已公布啟動的6個重建項目一定會有序地繼續推進,只是因為之前受疫情影響,拖慢了進度,現時則會加速,但無硬性的時間表,總不能不顧市場、外圍環境等因素。

市建局有200億現金流

融資能力強

截至今年3月底,市建局資產淨值為436億元,比去年少28億元,為連續3年減少。對此,蔡宏興強調,市建局財政穩健,有200億元現金流,加上政府上月以象徵式地價1000元「注入」兩幅總值約132億元的土地,分別位於紅磡庇利街和將軍澳第137區的用地,豐富了市建局的資產,加強了融資能力。該局會以審慎理財為原則,如果有合適的項目一樣會啟動。市建局去年發債120億元,非常受歡迎,未來也會考慮在市場融資。

蔡宏興還大派定心丸,強調市建局不會裁員,否則會拖慢未來工作步伐,但會透過加入科技元素、利用人工智能等工具加快流程,促進工作效率。

檢討收購賠償機制

冀推多元化補償

市建局前行政總監韋志成曾提出檢討「同區7年樓齡」的收購賠償機制。蔡宏興稱,「7年」已是多年前訂立,目前環境已與當年有很大不同,社會是時候提出來討論,希望能推出多元化補償方案,包括1比1樓換樓、同區安置、跨區安置等,讓不同人生階段的業主有更多選擇。

對於2023年2月流標的裕民坊商業項目,蔡宏興指,項目屬近年東九龍最大發展項目,採用綜合發展,須處理超高建築的樓面面積規劃,未來會研究如何優化設計,打造更好的社區環境;若「拆細」項目會影響整體設計,未能發揮協同效應,認為香港有不少發展商仍有足夠財力承接整個項目。

至於該局與信置合作的中環ONE CENTRAL PLACE近期全盤轉租,蔡宏興表示,大量專才及高才來港,對中環一帶住宅需求大,私人發展商對市場觸覺敏銳,會尊重合作夥伴決定,租金收入則計入賣樓分紅,將來賣樓也一樣能分到利益。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