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2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8月28日
周八駿
2013年,墨西哥、印尼、韓國、土耳其和澳洲在二十國集團(G20)框架內成立「中等強國合作體」。那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已全面展開,但是,美國尚未調整其全球戰略,仍以反恐為其全球戰略重心。
2017年底、2018年初,特朗普首度任美國總統不到一年,就代表美國宣布調整美國的全球戰略,反恐不再是主要任務,中國和俄羅斯上升為美國的主要對手。拜登接任美國總統後的第二年,俄烏衝突爆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快全面深入演變。2023年5月2日,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發布題為《盟友在轉變中的全球秩序:再思與全球搖擺國家的跨大西洋接觸》的報告稱,巴西、印度、印尼、沙特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等,構成全球格局演變中的「全球搖擺國家」。
當時,「全球搖擺國家」對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表現是,一、對俄烏衝突和相關聯的俄羅斯與美西方關係採取超然的態度;二、在中美較量之間不選邊站;三、在本國所在地區爭取發揮具主導性的作用;四、在各自利益的交集點,謀求合作但是不結盟。
值得重視的是,進入2025年,特朗普再度任美國總統,否定二戰後的國際秩序,妄圖把人類拉回叢林時代。面對全球格局如此被顛覆,「全球搖擺國家」亦即「中等強國」紛紛陷入困境或面對空前困難,不得不調整其對外戰略。在特朗普重返白宮前,印度長期在美西方與俄羅斯之間左右逢源。即使在俄烏衝突期間,美西方也容忍新德里與莫斯科保持密切合作。特朗普再任美國總統時,美印雙方仍表現親密。但是,很快,特朗普令莫迪驚醒。
美單邊主義衝擊全球秩序
特朗普在關稅貿易上對莫迪予以重擊,尤其摧毀莫迪渴望當全球大國領袖的執念,動搖了美印夥伴關係的根基,迫使新德里重新審視印度地緣政治經濟處境。之前,莫迪施行「多向結盟力抗中國」的戰略方針,被證明失效,他在會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時表示,「印中是夥伴而不是對手」;「亞洲世紀的到來離不開印中合作」。
越南是東盟的一個重要成員。特朗普重返白宮,盡管河內愿意同美國合作,但仍被加徵進口關稅。華盛頓的信息是清晰的,越南須大幅削減同中國的經貿聯繫。面對如斯變局,河內開始討論從「竹子外交」調整到「榕樹外交」,即必須在本國建立根基,同時向四方拓展支援網絡。
土耳其是地跨亞歐的中等強國。埃爾多安的對外戰略以「戰略平衡」和「戰略模糊」為特徵,努力遊走於各全球大國之間,逐漸推進土耳其的地緣政治雄心。然而,土耳其內部經濟困難,將因特朗普對全球貿易夥伴(包括土耳其)加徵進口關稅,土耳其則向美國出口的鋼鐵和鋁被加徵高額關稅。進而,將削弱埃爾多安政府的對外戰略能力。
其他「中等強國」皆面對更動蕩的外部環境。世界進一步碎片化和全球大國較量愈益激烈,將迫使或促使「中等強國」或先或後告別「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