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2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8月28日
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數據顯示,香港7月私人住宅樓價指數升至287.9,按月升0.42%,連升4個月。這一趨勢是否標誌着本港樓價已經觸底反彈,尚需觀察,惟能說明香港住宅樓市近年歷經風雨後,市場氛圍已逐漸回暖。銀行同業拆息下調令業主供樓負擔減輕,市民供樓負擔能力持續改善,「高才通」等人才引進計劃拉動樓市需求,都是吸引買家加快入市步伐的因素。香港樓市的穩定對社會和經濟至關重要,牽涉到居民安居樂業、政府財政收入及整體經濟增長動力,政府在穩樓市方面需要發揮更積極的角色,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為本地經濟行穩致遠提供有力支撐。
本港樓市回穩迹象愈趨顯著,儘管目前貨尾單位庫存量仍處於高位,但自今年2月以來,發展商每月仍能成功銷售超過1600個單位,一手市場銷售持續回升。根據金融管理局最新公布,今年第二季末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為37806宗,較第一季末的40741宗,按季跌7.2%,負資產的大幅減少,顯示樓價向上趨勢明顯。摩根士丹利預計香港樓市已見底,有望迎來長達4至5年的上升周期,並預測下半年樓價將上升2%。
本次樓市回穩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銀行同業拆息下跌直接減輕了業主供樓負擔,使購房成本相對降低。對於動輒數百萬元的房產而言,利率的微小變動都能產生顯著影響,當前的低息環境為市場提供了重要支撐。而美國聯儲局9月啟動減息的機會極高,這將進一步降低潛在買家的借貸成本,降低入市門檻,釋放積壓的樓市需求。其次,香港經濟維持增長、失業率低位徘徊及人均收入上升,加上「抄底」思維,提升了市民置業的意願。再次,政府推出人才引進計劃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水。外來人才不僅帶來專業技能和創新活力,也產生住屋及置業需求,這部分新增需求對樓市的拉動作用不可小覷。中原地產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香港樓市以普通話拼音登記的買家達11638宗,涉及成交金額超過1300億港元,交易宗數和金額分別同比上漲90%和67%,創下歷史新高。
香港樓市的穩定對社會和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政府早前提出多項措施,包括放寬住宅物業的按揭貸款條件,撤銷買家印花稅,放寬投資移民至住宅物業,激活大額物業的交投等,以促進樓市復蘇,目前初見成效。惟本港樓市經歷多年調整,市場信心重建需時。過去的高樓價曾經讓許多市民望樓興嘆,如今雖然有所回調,但樓價收入比仍然處於較高水平。此外,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地緣政治風險等外部不確定因素仍存,樓市復蘇的基礎仍需鞏固。
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於9月公布,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如何穩固樓市,提振信心,引人期待。例如在避免刺激樓價過快上漲的前提下,有效支持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促進市場良性循環;繼續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加強市場監測和風險防範,建立健全的逆周期調節機制,防止樓市大起大落等方面,政府須扮演更加積極角色,在制定和調整樓市政策時有全局思維,為市民提供適居之所,為經濟行穩致遠提供有力支撐,正是應有之義。
香港商報評論員 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