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人口老化和少子化是絕大多數發達經濟體面臨的迫切問題,香港也不例外。有消息指,行政長官李家超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重點之一,就是鼓勵生育,措施包括增加幼兒照顧服務、在職家庭津貼金額、「社區保姆」服務獎勵金,最受矚目的是可能向每名新生嬰兒派發兩萬元「迎生錢」。顯然,政府的思路是通過多措並舉,改變「生育不友善」的社會環境,盡可能為年輕家庭生兒育女創造理想條件。
何子煜
牛津大學成立的「氣候新聞網絡」提出了五個「信念」,檢討並改進氣候新聞的製作流程,其中包括相信氣候新聞有能力滲進所有的版面,包括:經濟、政治、文化、體育等等。事實上,氣候變化確實與我們生活的每個領域都息息相關。最明顯的本地例子是,超強颱風「山竹」在2018年吹襲香港,破壞了筲箕灣臨海的海防博物館,其帳篷天幕穿了一個大洞,有如「開天窗」,部分藏品一度受損。隨後博物館要暫停開放進行維修工程,一直到2021年才重新開放。香港在「十四五」規劃中被賦予「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地位,我們要更關注氣候變化對藝術領域造成的影響並探索解困之道。
新社聯理事長 譚鎮國
第七屆區議會選舉將於今年12月10日舉行,日前正式展開為期兩周的提名期。各黨派摩拳擦掌積極備戰。區議會作為按《基本法》第97條設立的非政權性區域組織,向來是地區治理體系的重要基石,任何區議會參選人理應符合愛國者的要求。特首李家超推出完善地區治理方案時,也再三強調國家安全放在首位,以及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等,都是區議會改革的重要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