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香港商報訊】記者蘇尚報道:長實(1113)2023年私有化英國房託Civitas後,收購腳步停不了!集團昨證實,去年10月2日通過Civitas簽訂了買賣協議,以約3億歐元(折合約24億港元)的代價從歐洲房地產巨頭沃諾維亞(Vonovia)手上收購了一攬子位於德國的護老物業,項目內部回報率(IRR)估算為低雙位數。
【香港商報訊】記者韓商報道:國泰航空(293)財務總裁沈碧嘉昨於投資者會議表示,去年下半年國泰業績預期將強於上半年;加上近日多家投資銀行紛紛上調國泰目標價,國泰股價昨天一路強勁造好,收市報10.6元,升幅近8%,更創下3年新高,成交額達4.58億元,一洗疫情以來頹風。
【香港商報訊】記者王丹丹報道:香港貿發局與大華銀行(香港)昨聯合發表《大灣區供應鏈多元化:聚焦東盟、香港和內地的聯通性》研究報告,有超過九成受訪大灣區製造業的企業已經完成或正進行供應鏈轉型。當中,正積極強化供應鏈韌性的企業佔七成二,尚未開始的企業則預計在未來兩年內推出相關計劃。
【香港商報訊】記者陳薇報道:安永稅務及諮詢有限公司預計政府於2024至25財政年度將錄得980億元赤字,為去年2月公布的政府財政預算案最初預測的481億元的兩倍以上。
安永表示,受2023至24財政年度的預算赤字影響,截至今年3月31日,香港的財政儲備預計將減少至6370億元。
【香港商報訊】瑞士百達財富管理亞洲首席策略師兼研究主管陳東昨表示,今年世界邁入新的發展階段。他指出,美國經濟基本面依然穩健,主要受惠於周期性和結構性雙重利好因素以及美聯儲開啟貨幣政策寬鬆周期。儘管預計美國經濟增速將有所放緩,但瑞士百達的基本預測情景是增長仍將保持韌性,經濟衰退概率較低。
【香港商報訊】記者林德芬報道﹕東亞銀行(023)首席投資策略師李振豪昨於該行「2025年經濟及市場展望」講座上表示,美國聯儲局1月議息將按兵不動,3月利率決定視乎特朗普上台後政策,需要留意2月初國情咨文、財政預算等。
李振豪認為,特朗普回朝帶來全球多極化及滯脹風險,歐洲等成熟市場面對的擔憂大過新興市場。同時,貿易戰下,美國關稅政策或伸延至歐洲,歐盟及英國或受到影響,而內地與香港的壓力或無之前大。另外,全球亦面對金融戰、軟實力之戰等。
【香港商報訊】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昨發表《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5》,估計本港去年第四季經濟按年增長加快至2.4%,按季回升0.6個百分點。今季增長率則放緩至1.6%,是7個季度以來最慢,全年增長2.5%至3%之間。
港大指出,本港經濟前景受制於中美貿易能否達成共識、美聯儲減息步伐,預計今年上半年香港經濟增速較緩慢,但下半年受惠於利率下降。今季私人消費開支預料回復增長0.3%,但貨品出口及進口估計轉跌0.2%及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