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第18屆亞洲金融論壇昨在港開幕,吸引大批海內外金融界領袖匯聚,彰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巨大活力和強勁吸引力。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論壇上致辭時表示,將深化內地和香港金融合作的新措施,持續優化拓展內地與香港在股票、債券、理財、利率互換等領域的互聯互通,傳遞出中央重視、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優勢的積極信號,進一步增強國際金融界、投資者對香港金融市場的信心,亦為香港金融業發展提供更大空間、更多機遇。對香港而言,自當用好中央對港支持政策,作為先行者和開拓者,持續做好互聯互通的文章,令香港金融平台更誘人,促進各類資本市場交易及金融投融資項目配對,在國家發展中發揮重要功能,為香港金融業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西貢區議員、大灣區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張美雄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在澳門發表了振奮人心的重要講話,當中強調要「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日前,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對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作深入解讀,提出了「三個保持不變」,即保持港澳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國際自由港和單獨關稅區地位、香港普通法和澳門歐陸法制度長期不變。
香港青年時評員協會會員 林尚宏
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近日在全國港澳研究會專題研討會上與港澳界人士所共勉的話語,值得香港工商界同仁深思細品。
經歷了2019社會事件陰霾以及疫情的困擾,香港面臨不少挑戰,但在「一國兩制」模式加持下仍有其獨特優勢,國際金融、航運、貿易的「家底」仍在。回顧過往數據,從1997年至今,香港生產總值年均實際增長約2.6%,高於同期全球發達經濟體的平均增速。
黃梓峻
近日,首名經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送港的香港病人,成功從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轉運至屯門醫院,標誌着深港兩地「點對點」醫療轉運可行。隨着大灣區融合加速,越來越多香港人北上內地生活、消遣甚至養老。根據2023年數據,約49萬香港永久居民長期居於廣東,其中65歲或以上的長者超過9萬人。同時,內地居民訪港亦日益頻繁,2024年首10個月平均每月約有300萬人次。這種「雙向奔赴」的流動性,對醫療和應急服務有更大需求。一旦病患在異地發生意外或發病,需要緊急進行醫療處理。但現實是,許多香港居民在內地就醫需自費,因沒有當地醫保;內地訪客在香港公立醫院看病,也要付高昂費用。能否回原居地就醫成為關注點,建立完善跨境醫療運送機制,相信能讓不少異地治療病患及其家屬有多個選擇。
立法會議員 顏汶羽
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1月9日上午出席「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 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會並致辭。他提到習主席講話為香港、澳門未來發展領航指向,為港澳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