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昨日預告今次主題是「拼經濟謀發展 惠民生添幸福」,沿用綠色封面是代表希望、生命力及和諧。今日香港已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未來要進一步激發興的動能;唯有經濟興旺,民生才會改善,繼而增加市民幸福感。
展望將來,經濟挑戰不小,但同樣不缺機遇。首先,息口恢復昔日舊常態,美聯儲表明相對高息環境會維持一段時間,這不單會壓抑投資、消費等意欲,也對資產價格構成負面影響。地緣局勢日趨複雜,由所謂「分道揚鑣(decouple)」及「去風險化(de-risk)」,到俄烏、巴以戰爭等,亦增添了國際經貿及經濟穩定的不確定性。外圍經濟持續疲弱,IMF預料全球GDP增長今年遜去年,明年亦將進一步放慢,美、歐增幅分別料僅1.5%和1.2%,德、英甚至少於1%,也會影響到經濟高度外向的香港。相對地,新興市場增長維持強勁,例如中國料近5%,印度則逾6%,則勢帶來新的機遇。由剛剛走過十周年的「一帶一路」倡議,到營商景氣指數及預期指數長期維持50以上的「大灣區」,皆可作為拉動香港經濟增長以至長遠升級的關鍵。疫情之後,香港和內地的北上南下人流絡繹不絕,廣深港高鐵及港珠澳大橋的用量更勝從前,機場客流勁升等等,均是市場用腳投票的重大啟示。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10月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共有151個國家及41個國際組織的超過萬人與會,論壇期間共形成了458項成果,盛況空前。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十周年,在俄烏衝突未休、巴以衝突又起的動蕩國際形勢之下,冷戰思維捲土重來,如「一帶一路」這類以平等合作為前提、以發展為最主要目標的倡議顯得殊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