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4日 第A04版:財經新聞
  • 地監局:去年開立投訴個案減少17%

    【香港商報訊】記者王丹丹報道:地監局主席蕭澤宇昨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去年共開立162宗投訴,按年減少17%。他解釋投訴大幅下跌,主要因為代理更聽話更加守規矩。當中,涉及一手住宅物業的投訴有27宗,按年增加3宗。最常見的投訴為「不妥善地處理臨時買賣合約或臨時租約」,共有52宗,佔比超過三成。

  • 渣打:未來幾季不用太悲觀

    【香港商報訊】記者陳薇報道:生產力促進局昨日公布,今年首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領先綜合營商指數報42.8,按季下跌2.9點,回落至去年第三季水平,反映在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下,本地中小企整體營商信心轉趨保守。不過,渣打香港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表示,只要美國加徵關稅幅度及實施時間符合預期,加上全國兩會後可能再推經濟增量措施,未來幾季中小企營商信心表現或不用太悲觀,「最不明朗的時間或已過去」。

  • IMF挺港經濟復蘇政策 金融體系維持強韌

    【香港商報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昨日發表評估報告,再次肯定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認同香港金融體系在穩健的制度框架、充足的政策緩衝空間以及聯匯制度暢順運作下,保持強韌。

    IMF讚揚香港特區政府將支持經濟復蘇、管控金融穩定風險及應對結構性挑戰列為政策重點。該機構認為,香港經濟高度開放,金融服務業規模龐大並與全球接軌,因此聯繫匯率制度仍然是適合香港的安排。該機構又認同特區政府在中期逐步整合財政的方向和路徑,是合適的。

  • 證監會擴大上市結構性基金範圍

    【香港商報訊】記者陳薇報道:證監會昨在致產品發行人的通函中列出新監管規定,旨在擴大可售予香港公眾的上市結構性基金的範圍,特別是增加了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以及界定收益上市結構性基金兩類產品。

    證監會認為,上述兩類產品對投資者具有獨特吸引力,並在海外市場日益受歡迎,越來越多產品發行人有意在香港推出這些產品。

  • 公告

 
 
  • A01

  • A02

  • A03

  • A04

  • A05

  • A12